随着时间推移,李正智已经三十多小时没合眼,脸上泛着青色,双眼几乎等同熊猫,眼珠红的吓人。
“老徐,可联系上你了,饮食供应……什么?刘副省快要到了?……好好好,我马上赶过去。”
放下电话,向身旁几人略作交待后,李正智带着秘书、司机离开了县府。
“嗡……”
“嘀嘀……”
“轰”
汽车冲出大院,一路疾行而去。
随着车辆的摇晃,李正智终于闭上眼睛,迅即发出如雷般鼾声。
“咯噔”,
“咯噔”,
汽车拐上砂石路,也震醒了熟睡中的李正智。
李正智眼睛酸涩的厉害,但几十分钟小睡精神头还是足了不少。
路旁倒塌的树木、公里桩还堆在路边,但比昨日有序了好多,昨天早上到这里还是步行进的村。
车子刚到村口便停了下来,常务副县徐何正在那里等候,一同等候的还有村镇的人。
“什么情况?”李正智下车便问。
“帐篷、被褥、煤块基本满足,虽然挤了一些,但不必挨冻,现在最麻烦的还是吃。”徐何边走边说,“村民家里能取出的非常有限,昨天已经全部用光,镇粮库的粮仓还在抢险而且储备很少,县里的到现在还没送来。”
李正智眉头皱的更紧:“还供应不上?民政干什么吃的?杨包天呢?”
“杨包天又去催了,主要还是达彦食品厂储备缺口太大。”
“堂堂县府、县民政,把宝压在一家私企成何体统?这种情况的多不多?”
“重灾区基本都供应不足,只有少许乡镇勉强维持,但也超不过两天。”
“这怎么行?灾民都饿着肚子……”
正这时,有人匆匆来汇报,说是刘副省中途便下车了。
走。
不容多想,李、徐二人坐上汽车,直奔刘副省下车地点而去。
“轰……”
“咯噔”,
“咯噔”,
汽车在接近目的地时,开不进去了,李、徐二人赶忙下车,徒步跋涉。
虽说都已接近知天命年岁,身体也略有发福,但两人体质真不是盖的,手脚并用过坎趴沟很不含糊。
“嘶……”
一个没注意到,右手掌划了道口子,血一下子冒了出来,徐何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所幸准备着应急包扎用品,很快就控制住了伤口,一行人继续前进。
再次翻过一处废墟,一群人正围在前面,李正智急忙带人赶了过去。
人群中,刘副省神情严肃,语气严厉:“以人为本,保障民生,这是救灾第一要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配合保障必须到位。灾情已经发生三十三个小时,以这里的情形,应该完全能够打通救援通道才对。可你们看看,救灾物资车进不来,到现在运送伤者还得徒步翻障碍,运……”
听着听着,李正智身上冒了冷汗,更要命的是已被市二把推到了前面。
“不必解释,直面现实就是最大的态度。”刘副省打断意欲开口的李正智,然后语气一转,“所好的是县里能在第一时间送来救灾粮,在那样的情况下很不容易,说明你们还是用心了。”
李正智就是一楞:这地方都能送来?该不会是刘副省听错了吧?
“村民们吃着热腾腾的煮面,不只是解决了饥饿,更是暖了心窝呀。”刘副省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欣慰神色。
到底怎么回事?李正智看向副手,对方也是一脸茫然。
在做过简单指示后,刘副省带着随从离开了,还特意强调不要市、县人跟着。
“得亏有煮面撑了一下场子,否则你们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市二把留下一句话,也离开了现场。
什么情况?
接收到李县质询目光,镇里负责人赶忙说明:“刚才刘副省来的时候,我们也刚刚赶到,他是一路看一路皱眉,还说‘太差劲了’。只到看见灾民在吃热面,还听说是县里第一时间送来的,他的脸色才缓和一些。”
李正智没说话,而是快步走向村里安置点,其他人等也跟了上去。
大帐篷远远在望,说笑声隐隐传来。
李正智又加快了脚步,不多时到了一个大帐篷外,浓浓面香味瞬时传入鼻孔。
看见有镇里人进来,大帐篷中有人上前打招呼。
“吃早饭了吗?”李正智问道。
“这是李县。”
听到镇一把介绍,村民们立即满脸感激,七嘴八舌地抢着话:
“感谢县府,感谢李县。”
“要不是县里及时送来挂面,我们就该挨饿了。”
“听说好多地方都没吃的,县里对我们太好了。”
“这挂面量足,还方便,清水一煮就能吃,有滋有味的。”
“全吃完了,下一批也该到了吧?”
李正智没有接话,而是循着面香到了大锅旁,掀开了盖子。
大铁锅里,白乎乎的水面上飘着两小片菜叶,还有淡淡的油花。
“跟你们强调多少遍了,粮食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刚刚进来的村主任看见锅里菜叶发了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