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初生牛犊不怕虎。
曹彰这头初出茅庐的猛虎。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畏惧。
带着本部两百虎狼之士。
悄悄地离开了魏军连营。
一夜纵马疾行。
来到了琅琊城外数里之处。
他要潜入琅琊城。
把华佗和张仲景绑出来。
为曹操治愈头风病!
“下马!准备攀城绳索!”
曹彰一挥手。
两百精锐整齐划一的翻身落马。
落地之时。
脚步异常轻巧。
竟然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目前处于战事。
因此琅琊城是暂时全封闭的。
想要进入琅琊。
便只能从城墙处爬上去。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只是这一去。
就等于是羊入虎口。
再想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曹彰已经顾不上许多了。
父子连心。
没有什么能比曹操的安全更重要。
哪怕是曹彰拼了命。
也要把两位神医弄出城来!
不过曹彰并非有勇无谋之人。
在此之前借着和汉军的几次战斗。
他早已侦查好了地形。
琅琊城的城墙何处最为低矮、哪里的防御力量较为薄弱等等。
他已经烂熟于胸。
此刻他所处的地方。
便是最适合潜入琅琊城之地。
“走!”
等手下人准备好了。
曹彰带头向前潜行了过去。
借着夜幕和风声的掩护。
两百精锐很快就来到了琅琊城下。
曹彰把身体贴在城墙上。
仔细的听着城头上的动静。
两只耳朵一动一动的。
这是他的一种异能。
能在很远的地方听到正常人听不到的声音。
通过双耳辨别了许久。
曹彰大概摸清楚了城头上巡逻汉军的规律。
每过半个时辰。
就会有人来换班值守。
抬头看看夜色。
时间已经不多了。
曹彰决定在汉军下一次换班的时候动手。
否则再等下去的话。
天就要亮了。
他只有这一次机会!
贴着城墙一动不动的等了大半个时辰。
曹彰在心中默默的计算着。
感觉快要到时间差不多了。
再次竖起了双耳。
捕捉着城头上的脚步声。
听到这一段城墙上的汉军脚步声渐渐远去。
应该是到不远去去巡逻了。
曹彰当机立断一个转身。
从背靠城墙变成了正对城墙。
一只脚蹬在城墙上。
另一只脚拖在后面距离城墙一步之遥。
双手猛地向上一扬。
凭着超人的力量。
把手中的攀墙绳索摔到了城头上。
蹬着城墙的脚掌猛地发力。
身体向上一窜。
窜出了一丈多高。
灵活的像是猴子一样顺着绳索爬了上去。
两百精锐没有曹彰那样的力量。
无法凭着双臂之力把绳索甩上城头。
可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有着专属于他们的办法。
他们分作三人一组。
第一个人双脚撑在地上。
双手按在城墙上。
搭起了一个倾斜的跑道。
第二个人经过一小段助跑。
顺着第一个人的后背踩上去。
在“跑道”上冲刺到尽头。
然后双脚用力蹬在城墙上。
借助城墙的反作用力奋力向上一跳。
此时站在城墙下的第三个人就会把手中的绳索扔给空中那人。
空中那人借着凌空的高度。
接住绳索之后再立刻甩向城头。
让绳索如愿落到城头之上。
就这样合三个人的力量完成绳索与城头的固定。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充分体现了这两百精锐的素质。
竟是不输曹操麾下的亲卫兵精锐虎贲军!
顺着绳索快速攀爬上了城墙。
曹彰双脚轻巧的落地。
就像是后世的特种兵一样干脆利落。
不得不说曹彰的确是有两下子的。
不但身体素质强悍、武力远超同龄人。
还能训练出这样一批精锐来。
难怪唐代的大诗人王维会用一首《老将行》来夸赞他了。
落地之后的曹彰快速向四周扫视了一圈。
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然后迅速转身。
把搭在城头上的绳索丢了下去。
他如此做法。
是为了防止被稍后转回来的汉军发现痕迹。
至于后路……
曹彰根本就没给自己留!
两百精锐陆续落到了城头上。
毫不犹豫的学着曹彰的样子。
统统把绳索甩了下去!
单凭这份决绝。
便当得上“百战精锐”四个字了。
夜幕中。
曹彰一挥手。
趁着巡视的汉军还未赶回来之前。
带领部下潜入了城头上靠近内城的一侧。
然后在内城城墙下缩成了一团。
躲进了阴影之中。
刚刚藏好行迹。
远处便传来了一阵铿锵的脚步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