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结束,陈浩就回到了白河市,先去自家公司看一看。
自从把浩然旗下公司的业务都甩给曹蕊管理后,他就很少到公司了,他这次第一个来到位于周氏国际大厦内的浩然贸易公司,这还是他开的第一家公司,具有纪念意义。
不过当他从车上下来的时候,立刻就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陈浩皱眉不已,绯闻的事情不都解决了吗?这群记者怎么还来,他第一次觉得记者很烦,当然,朱敏除外。
然而这些记者一开口,陈浩就知道他想错了,并不是来问绯闻的。
“陈总你好,我是‘一路看车网’的记者,请问你说过要进军国产豪车领域,是真的吗?”
“陈浩先生,能说说所造的豪车是什么价位吗?是新能源,还是传统的内燃机?”
原来这些记者是为了造车新闻来的,那陈浩还有兴趣回答一二。
陈浩道:“进军豪车行业是真的,我确有这个打算,不过具体车辆数据,还没有定论,以后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公布。”
接下来的记者,言辞就比较犀利了:“也就是说,您和其他新势力车企差不多,也处于PPT造车阶段?”
这种用犀利言辞挑动受采访者神经,然后引爆情绪从而获得新闻看点的套路,陈浩很熟悉,可不会被他一两句话就挑拨得失态。
“你说得不对。”陈浩说道。
那记者紧接着说:“我猜您也是这样回答。”
陈浩随即说:“我还不如他们,他们至少还有PPT,而我的车企一个员工,一份文件都没有,我只有一个想法而已,我这属于空气造车。”
陈浩这略带自嘲的话,引来记者一阵哄笑,不仅回怼了记者,还给大家留下了幽默的好印象。
那记者的小伎俩失效,不甘心的问:“这不就是忽悠大家吗?”
“这怎么能是忽悠?”陈浩严肃地说,“古人就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虽然我称不上君子那么高的品德,但也知道一个唾沫一个钉的道理,我说过的话就会实现,你以为我是不敢回国的贾某人呢?”
这又引发了几人的笑声,有记者就复核:“陈总的信誉那是杠杠滴,国内车床工业的脊梁,他有这样的实力和胸襟,是不会忽悠网友的,对他这样的公众人物没有好处,毕竟陈总旗下也就一家上市公司,不用考虑股价问题。”
“你说在理!”
陈浩手指向那个记者,“跟我进去,我给你10分钟单独采访时间。”
那个二十来岁的男实习记者脸上难掩惊喜之色,没想到他带有个人色彩的发言,居然获得了陈浩的青睐,于是带上手机和话筒,就挤了进去。
他本来斗不过其他同行,连设备也是粗陋的,不过陈浩就看中他没有老油条记者那种油滑,报道还能实事求是一些。
陈浩带着他到了周氏国际的会客厅,尽管是借用自家女友的地盘,不过在值班的职员见到陈浩都是点头问好,然后为他献上了茶水饮料。
“坐吧,不用拘束。”陈浩大方的坐在沙发上,接受他的采访。
这个年轻记者还是有些拘谨,他把三脚架给支好,就开始准备采访,不过在开始前,他看了看另一部工作手机,上面有公司同事在支招。
等准备结束,这个男记者就问道:“陈总,我想问几个关键性问题,您这家新车企,是打算独资吗?”
“独资。”陈浩说道,“我资金充裕,不需要融资,免得还要听资本的话。”
男记者心中钦佩,陈浩那云淡风轻的姿态,实在是年轻人的楷模,都差不多的岁数,他刚好是一个步入职场的新丁,每个月领几千块的薪水,然而陈浩已经成为若干家大企业的老板,财富不可估量,这差距真的大,只能说明陈浩比旁人优秀太多。
“那么,这个新车企的名字有没有确定?”男记者又问。
陈浩道:“还没有,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公开宣布,现在我的新车企面向全社会征集商标与logo,中标者,将重奖一千万,我可比小米大方多了,他们改个logo要两百万,我直接给1000万,所以大家要用心设计啊,起码要说服广大网友,说服我,不能让别人以为我被骗钱了。”
陈浩带有调侃语气的话,把男记者逗笑了,他突然意识到采访的时候他不能笑,这很业余,于是赶紧憋住,但是异常难受,脸红得不行。
陈浩被他逗笑了,说道:“别紧张,就是普通聊天,你就把我当成你上铺的哥们,不要有压力。”
“嗯嗯!”
这个男记者反而被陈浩在安慰,完全丧失了采访的主动,才被陈浩轻而易举的利用他免费打了广告。
这也是陈浩找他上来的原因,省心省力,他可以掌控全局。
等男记者调整好了,接着询问:“那您这个车企,打算投资多少?”
这个回答就要小心了,如果说少了,会被人指责异想天开,如果说多了,又会被认为吹牛皮,而且将来投资不到预期的数,还会落口舌,所以陈浩就决定,说出一个保险的数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