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汴梁英雄会(1)

作品:岳飞之血战中原|作者:中原布衣|分类:游戏|更新:2021-08-12 17:18:41|字数:12112字

想到老韩家的惨烈下场,窦云从突然又不想面斥牛皋了。虽然嘴巴依然很硬,“俺窦家又没人投靠金兵,我才不怕这个牛蛮子。他还敢诛杀我满门不成?”但身子却很顺溜地坐到了人群之中。

想到自家有几个侄子投到了宗望麾下当小幕僚,再想到牛皋担当的就是燕云军团的一把手,窦家正好就在牛皋治下,窦云从实在硬气不起来。

另一个来自京东西路名叫程圭的大儒对窦云从和杨方的表现很不满意,他走到二人面前,低声怒吼道,“你们两个太迂腐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南有奸相秦桧把持的小朝廷,北有金狗的数十万大军。你们现在就想压制武将,实在是昏了头。我认为岳帅的重武轻文很对。你们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吗?我们应该向汉高祖麾下的叔孙通宰相学习,多多推荐悍将到军中。等到岳帅坐稳天下,到了那时候,才是我们儒者的用武之地啊。”

窦云从和杨方以为这个程圭老儿是要跪舔岳飞,想不到程圭话头一转,突然也表达了对岳飞的不满之意。

“我对岳帅重武轻文没意见。但他今天还真是做错了事。你看会场东北角那一堆穿着粗麻衣服的乡下老儿,他们不过是些乡老,有些人估计连一个字都不会写,他们有什么资格和咱们一起拥立天子呢?还有一些匠户,他们都是下贱之人,怎么也能来这里呢?更可气的,还有那些商人,这些见利忘义的家伙,也配进入这个神圣的会场吗?”

另外的几个大儒也加入了争论。他们争论了好一会儿,他们的学生方才听明白,原来这几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一点也不反对岳飞当皇帝,他们反对的是一些人当岳飞的臣子。

儒家从来不在乎谁当皇帝。只在乎皇帝重用哪些臣子。毕竟官位只有那么多,若是让道家或墨家抢走了部分官职,儒生们就无法把持朝堂了。

所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儒生们嘴里说的都是圣贤章句,微言大义,肚子里盘算的却是利益。

窦云从被程圭的这番话点醒,本想当场站出来,喝斥那些乡老和商人,让他们滚出会场,却又被程圭拦住。

程圭摇动着白花花的脑袋,得意地说,“窦贤弟,今天可是新帝登基的日子,只宜锦上添花,不宜动嘴争吵啊。这些见利忘义的商人,还有那些胆小如鼠的乡老,只要我们站上了朝堂,将来有的是办法整治他们。何必今日动刀动枪呢?你说是不?”

窦云从拍了下额头,“多谢程兄提醒。我险些铸下大错啊。”

岳飞李八少黄纵三人坐在会场中央的主席台上,全都默不作声,神情严肃。他们三个都知道,今天过后,中原将彻底摆脱赵宋统治的阴影,变成一个全新的天下。可是他们真的有把握把天下治理得比赵宋更好吗?

黄纵是担心。黄纵总感觉这种举手表决有点儿戏。李八少是激动。这种商人式或海盗式的表决手法,看似儿戏,其实比几个儒生闭门造车搞出的神圣登基大典更合理。岳飞则是无奈。他的后裔子孙岳效飞对帝制深恶痛绝,认为历代皇帝都是一群强盗恶棍,应该统统下地狱。但宋朝不是民国,宋朝也无法走民国的那条路。如果真要按民国那套来,宋朝绝对会天下大乱。

岳飞是个务实的人。起兵抗金之所以能成功,只是因为顺了中原百姓抗金的大势。如今中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领头人,他也只有站出来,充当这个领头人。

虽不认为自己会成为让后世子孙满意的君主,但他毕竟知道历史的发展大势,他可以慢慢地改变天下人心,让历史向着更文明的方向走,而不是走朱元璋那条向残暴的游牧政权学习的路线。

随着大相国寺的报时钟声响起,黄纵再次站了起来。他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晴空万里,天清气爽,连天公都在等着我们选出新天子啊。”

他首先把目光转向儒生们会聚的那一块。“各位孔孟子弟准备好了吗?你们同意让岳帅担当新的中原之主吗?”

一群大儒和几百子弟齐刷刷地举起了手。程圭杨方窦云从更是异口同声地说,“岳帅神勇天纵,面如朝日,正是真命天子的命格。”

黄纵微微一笑,正准备转头去问各地州县长官,大儒们的下一步精彩操作来了。

以三位大儒为首,数百儒生齐刷刷地朝着岳飞下跪,屁股还撅得老高,一齐大声喊道,“参见万岁。”

偌大的会场登时静了下来。其他代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跪呢还是不跪呢?既然这些名满天下的大儒都跪下了,咱们是不是也要跪下呢?虽然岳帅一再说过,护民军的辖区里取消了跪礼,无论身份多悬殊,也要站着对话。但今天过后,岳帅就不再是以前的岳帅了。他是一言九鼎的天子了。难道还会允许咱们站着说话吗?

面对儒生们的这波骚操作,黄纵有点尴尬地站在那里,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岳飞之血战中原》,方便以后阅读岳飞之血战中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汴梁英雄会(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岳飞之血战中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汴梁英雄会(1)并对岳飞之血战中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