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封府,城外的某处庄园之内。
吕不韦和卫鞅二人亲自来到了这里,一起上门拜访熊岩,礼数十足,但第一次上门的时候,门房秦大爷告诉二人:老爷不在!
三日后,二人第二次前来拜访熊岩,这一次,开门的还是门房秦大爷,这一次,老爷还是不在!
又过了三日,两位师兄弟再次到来,这一次秦大爷开了门,还把二人迎接了进去,但是却告诉他们:老爷正在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醒过来,客人要是有事的话,可以先走。
不过二人却摇了摇头,走什么走,好不容易才见上一面容易吗?
足足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熊岩才穿着睡衣,睡眼朦胧的走了出来,揉了揉眼睛,好奇的道:“咦?这不是两位师侄吗?你们怎么过来了?”
“对了,太阳快要落山了,师叔如今腹中饥饿,你们要不要和师叔一起吃顿便饭?”
“好!”
“那就多谢师叔款待了。”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厨房之中,熊岩找出了一口铜锅,开始炒制锅底,并拿出了从玄门兑换的香料,不久之后,一锅红扑扑的汤底就初步熬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熬呗,越熬越有味。
至于吕不韦,则是早早的给自己披了一个围腰,站在刀板面前开始切肉了,他刀功精妙,控制到位,每一块牛肉,都被他切成细细的薄片,不过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切完了十斤牛肉。
而卫鞅则是来到了水龙头附近,开始洗菜,有百姓刚从城外采摘的蘑菇(不含毒),也有许多本地的新鲜蔬菜。
半个时辰后,三人围成一圈,中央就是那口铜火锅,周围摆放着大量清洗干净的配菜。
咕嘟咕嘟
在冒泡的红色火锅之中,熊岩直接倒了一盘牛肉卷进去,一边用筷子按着牛肉卷,一边漫不经心的道:“你们做的很好,这一次的开局,没有人比你们更厉害。”
听到这里,吕不韦站起来给熊岩倒了一碗米酒:“还请师叔细说。”
“据我所知,墨翟道友,如今已经在关中扎根,好像已经又一次拜入了华山派。如今,他和他的弟子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详细调查关中了,据说,他们已经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了好几种,适合关中本地的特色小镇。”
“在这些特色小镇之中,百姓们自治。”说到这里,熊岩夹了一块牛肉卷,又喝了一口米酒,享受的闭上了眼睛。
“大宋的特点,你们也知道。皇权不下县,朝廷只能管辖到县一级。所以,县底下的乡、村、镇、市(集市),理论上讲,都是百姓自治,实际上呢,则是大户人家管理。也就是,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
“而墨翟道友的计划呢,也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可以谓之曰:城镇包围城市!”
听到这里,吕不韦给卫鞅使了个眼色,卫鞅连忙给熊岩夹了好几块牛肉卷和豆腐:“城镇包围城市,这计划简直无解,墨翟师叔果然不凡,不知师叔对此有何看法?”
想了想,熊岩笑着道:“就像你说的这样,这个计划是阳谋。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些适合关中本地的特色小镇,主导者究竟是墨翟道友和他的弟子,还是关中本地土豪。”
“可以说,当墨翟道友提出并设计出适合关中本地的特色小镇之后,这一切就无法阻止了,即便是朝廷,也没什么好办法。”
大宋朝,终究是皇权不下县。
人家地方土豪,在县底下,聚集百姓,化为一个个具有特色产业,可以自给自足、互相配合的特色小镇,朝廷能怎么办?
朝廷,什么都办不到!
尤其是当数百个、甚至是数千个特色小镇之间,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之后,更是可以爆发出巨大的利益。
这么多的利益,朝廷要是敢和地方土豪抢夺,那就要做好关中全反的准备!
“这些特色小镇,不出意外,未来做主的肯定是墨翟道友和他的弟子,也只有墨翟道友,才有这个功夫,才有这个精力,才有这个能力,去设计出最适合当地百姓的特色小镇。”
“若是换了别人,别说彼此互相配合,形成一套完整、全面、先进的产业链了,估计连最基本的自给自足、建设水利工程、修桥铺路都做不到。这种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这种强大的做事能力,是任何一位道友都做不到的。”
说到这里,熊岩再次喝了一口米酒,一饮而尽,吕不韦则是再次起身,弯着腰给熊岩倒了一杯。
“不过你们也不要担心,墨翟道友不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大反贼,虽然外界一直这么污蔑他,但我知道,对墨翟道友来说,最重要的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能够通过劳动,过上好的日子。至于为帝图皇,这不是墨翟道友的兴趣所在。”
“所以,你们完全可以和墨翟道友配合!”
“还请师叔教我!”说着,吕不韦就朝着熊岩拜了一拜。
“大宋朝是皇权不下县,而墨翟道友的特色小镇,则是刚好和大宋朝,形成互补。这对于你们来说,其实也是个好事。如果,大宋朝真的没有一切外患,真的长治久安了,那么天子还需要你们吗?文官还需要你们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