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天赐再临

作品:唐初大儒|作者:五叔在此|分类:其他|更新:2021-06-19 12:44:06|字数:8036字

“长宁听了什么话?让你觉得如此好笑?”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有人告诉长宁,这折扇也是有讲究的,文扇胸,武扇肚,女子扇脸,小人扇在外。”长宁郡主一边说一边模仿。

众人一看,果然和刚才长孙冲的东西很像,而且折扇本来风度翩翩的东西,像长孙冲刚才那样拿着猛摇,确实难看。

“尽在这里胡说八道。”李神通瞪了她一眼道。长孙冲可是长孙皇后亲哥哥长孙无忌的儿子,是她亲侄子,虽然自己是宗室,但是也不能和他去比,李神通当然有些心虚。

长宁郡主也知道取笑长孙冲有些不合适,吐吐舌头,低下头看向楼下,目光落在秦穆身上。

“呵呵,长宁这话到也没有说错,没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用法,用之不当,就是贻笑大方。

嗯!朕也知道这东西最近在长安很流行,听你这么说,莫非是出至秦家小子之手?”李世民笑着问道。

“是的陛下。尉迟宝林说这都是怀道做出来的。”

“哼!怀道,怀道,你和他很熟吗?”李神通闷闷不乐的说道。

长宁郡主不知道她爹为啥这种口气,抬起头茫然的看着。

“咳咳!长宁啊!等会你告诉秦家小子,朕还没有折扇!”乐意见李神通吃瘪,李世民坏笑着说道。他并不是非要折扇不可,只不过是想拉长宁郡主和秦穆走得近一些,让李神通生气。

“长宁遵旨!”

“朕突然有些期待起来!”李世民看着下方说道。

“陛下你的意思是今日有好诗词出来?”长孙皇后问道。

“朕是感觉,今天会有一篇合适的诗词,祭奠三姐。”李世民感怀道。

“臣妾也希望如此,只不过他毕竟年幼,恐怕感悟不多,陛下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以免失望更大。”

“那酒让我们拭目以待!”

楼上李世民说着,又看向下方。楼下已经点燃了一柱香,两首诗词,规定就是两柱香的时间。

随着香点燃,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准备做诗的也开始闭目酝酿。秦穆也闭上了眼睛,不过他并不是在酝酿,他只是在思考是否合适。

要说形容巾帼英雄的诗词,他脑海之中,立即浮现出来了,而且不是一首,是四首诗。

明代崇祯皇帝一生做诗不多,唯独对一人例外,那就是秦良玉,不但写诗表赞,而且一写就是四首。不但体现了对她的赞赏和倚重,对良将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秦良玉确实是一位良将,一位优秀的统帅。

关键他这四首诗,写得还非常的好,特别是对于女将来说,是很重的褒奖。

秦穆也不多想,他很干脆的把四首都写了出来,他认为平阳长公主,抵御狼族的气魄,值得如此夸赞。唯一改了的就是诗名。

《祭奠大唐平阳长公主诗四首》,名字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其中之意。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确认没有纰漏,秦穆默写下来,满意的点点头。说实在的,他今天心情并不太好,所以一大早带着妹妹逛街,也就是想让自己散散心。主要原因也是过节,有句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秦穆如今喜欢忙碌,并不是像以前一样,为了抑制超忆症。如今忙碌,主要是不想让自己过多牵挂从前。

穿越之后,夜深人静之时,总会想起从前,很多时候都会伴随着淡淡的思念和心酸。把注意力放在如今的世界,就能避免此类事情。

思念就像一种毒药,越是想,越是难受,特别是刚刚回忆了明朝,思绪不自然的又开始飘飞。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心停手不停,一首大名鼎鼎的鹊桥仙,写了出来。秦穆眼中似乎又飘过当年追过的女孩。或者说暗恋过的女孩。

“轰!”的一声,在耳边响起,秦穆这才发现,一大股乳白色的光芒,从天而降,把已经和眼前的案几,笼罩其中。

有过两次经历的秦穆,明白这是天赐浩然之气,顾不得多想,急忙闭上眼睛,全力的把浩然之气,向檀中穴收拢。

就在秦穆被惊醒回神的时候,芙蓉苑里,有一个算一个,所有人都惊讶的站了起来。特别是紫云楼的人,全都惊讶的看向秦穆。

随着浩然之气降临,鹊桥仙也让方圆十里的人清晰的听见,即便是聋子,脑海中也回荡着声音。

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茫然的看向四周,只有知道这是什么情况的,才把目光投向心中所感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唐初大儒》,方便以后阅读唐初大儒第162章 天赐再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唐初大儒第162章 天赐再临并对唐初大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