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上辈子的家

作品:重回1980小人物|作者:天劫男|分类:女生|更新:2021-12-28 23:03:44|字数:8324字

百事可乐跟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企业,也要在全球新建生产基地,才能维持住他们的超级霸权。

如果所有的可口可乐跟百事可乐,都需要从北美地区通过空运或者海运的方式用给全球,那么他们的产品根本不会有任何的价格优势。

任何地区只要有一家本地企业生产可乐,就会有价格优势把这两家企业阻挡在国门之外。

即便也会有少量的市场被这两家企业蚕食,可是消费者永远都会用自己的脚去投票。

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喝得出百事可乐跟可口可乐到底有什么不同,甚至在九十年代左右,国内的可乐品牌多大十几个。

有谁能够品尝得出这十几个品牌可乐到底有什么区别?

且不说这些可乐有什么异常,或者不同。

对于很多喝红酒的人来说,面前给他摆放一百只红酒,他都未必能够尝得出每一瓶酒的细微差别。

而对于那些不经常喝红酒的人来说,即便给他拿出一瓶八二年的拉菲,再拿出一瓶长城干红,或者张裕解百纳。

普通消费者未必能够品尝得出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而对于那些不常喝白酒的人,他们只会觉得白酒很辣很难喝。

即便是啤酒,即便每年夏天都撸串喝啤酒的人,也未必能够品尝得出几个品牌到底有什么差别。

正是因为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些产品的不够了解,尤其是品尝可乐的时候,一旦无法分别本土的可乐品牌跟百事可乐以及可口可乐有什么区别时,价格就成了唯一的决定性要素。

哪个品牌更加的便宜接地气,哪个品牌自然就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为了降低自己的售价,让自己的售价符合当地民众的收入水平。

即便是百世或者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也需要在当地进行投产。

可口可乐在华夏的地盘上,一共有三十五家生产厂房,其中百分之九十八的原材料直接在华夏本土采购。

而为了节省运输成本,这些生产基地遍布全国。

只有离得足够近,运输成本足够低,才能够在附近的城市中保持价格优势。

如果可口可乐在国内只有一家生产基地,如果这家生产基地放在东北。

那么很显然,即便在国内投放了生产厂家,可口可乐的产品运输到南方,这样的成本也会让他们吃不消。

林平现在要做的是,在各种各样的饮料品牌,食品品牌,化妆品品牌,没有进入到国内之前。

先把这些能够生产原材料的基地全部霸占一空。

到时候即便可口可乐想在国内生产,他们会发现在国内市场上买不到足够的原料。

即便可以从全球其他地区调配生产原料,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本的体现。

到了那一天,掌握着巨大的价格优势,无论百事可乐或者可口可乐卖什么样的价格,林平纸要比他们低一毛钱,这两家公司就无法在华夏立足。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毛钱的差距不足以左右他们的选择。

可是对于每天生产上亿罐儿可乐的厂家来说,如果销量不能够扩大到一定规模,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收益,跟再次投产的决心。

正是因为在华夏境内有着丰厚的利润,百事可乐才能新建三十五家厂区。

只要林平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把对方投资厂房的意愿压缩到五个以内,可口可乐用不了五年时间,就不得不选择撤退。

一个超规模的市场环境中,百事可乐跟可口可乐采取的方式永远都是价格战。

无论对手卖什么样的价格,他们都有足够的信心,哪怕是亏本运行都会乐此不疲。

可是用价格战的方式冲垮敌人,这最多也就维持在五年以内。

如果五年时间内都无法冲垮本地的品牌,恐怕对于这两家巨头来说,损失就已经无法能够承受。

华夏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果每一瓶可乐都在亏本贩卖。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拥有着无限的财力可以打这场持久战的时候,精明的投资者一定会收手撤退。

林平赌的就是,对方的股东一定不会跟自己拼命。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产品亏本运行一直持续下去。

投资了几亿几十亿美金,甚至每年要花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采购,去采购各种的生产物料,然后把生产出来的可乐运输到市场。

而花了这么多钱却永远看不到盈利的那一天,任何公司的股东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林平自己的公司,并不打算上市,也不打算引入任何股东。

不用向任何人交代,也不用向任何人负责。

只要手中有钱有足够的资本,就可以跟任何零售业巨头血拼到底。

陪着林平出行的人横跨很多个部门,一行人多达六十人,大家没有采用火车以及飞机的方式出行。

而是直接在京城乘坐五辆小巴,在十几辆吉普车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开始出行。

出行的第一站,林平选择前往土地稀少的太行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1980小人物》,方便以后阅读重回1980小人物第394章 上辈子的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1980小人物第394章 上辈子的家并对重回1980小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