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利益分配

作品:苟出一个盛唐|作者:苍穹之鱼|分类:穿越|更新:2021-12-28 01:33:54|字数:4618字

若论文明程度,黠戛斯低大唐好几个段位,至今还保有相当浓厚的原始社会残余,还比不上当年的突厥与回鹘,统治框架非常初疏,男女混杂,不知礼仪。

这也导致黠戛斯民风较为淳朴。

华夏对黠戛斯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李晔改造黠戛斯的信心大增。

这次谈话没有其他人知道,第二日,莫咄便被赐以国姓,改为李多禄。

又敦促黠戛斯将领纷纷改为汉姓。

黠戛斯人多无姓,名字五花八门,随意而起,文字也是突厥的象形文字,已经没有多少活力,几乎快成死文字,在宣教使的帮助下,黠戛斯人纷纷有了姓氏和名字。

根据读音多改为张、金、屈、顾、莫等,李姓只有王族可用。

莫咄自称出自陇右李家,他没有抵触,下面人更不会反对,也乐得沾一沾大唐的荣光。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会有进一步的融合。

王族、贵族子弟年满六岁之后要送到长安的太学。

每年还要在民间选有天赋的孩童入武营。

不过一切都需要潜移默化的进行。

既然两家都是一家了,李晔也不客气,昨夜深谈的成果之一就是定下以唐言为官方语言。

这是改造黠戛斯的基础。

也是黠戛斯的投名状。

语言一统,其中可操作的就太多了。

李晔别的不敢说,夹带私货这种事简直是驾轻就熟。

武人开疆拓土,文人们也该贡献贡献圣人教义。

随着天下统一,大唐每年科举的世子越来越多。

李晔没兴趣像大宋一样提高科举录取率,弄得遍地冗官,文官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这也导致大量世子名落孙山。

考不上的人,三年之后可以再考,但有年龄限制,过了四十,科举也不会招收了。

大量底层士子干脆入了宣教司在边地谋个差事,日子过的也不错。

能力突出的还被提为县令,比在中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强太多。

宣教司的规模还需要再扩大。

喜欢苟出一个盛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苟出一个盛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苟出一个盛唐》,方便以后阅读苟出一个盛唐第591章 利益分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苟出一个盛唐第591章 利益分配并对苟出一个盛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