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此时见到刘辨,心中说不出来的喜悦感,看见他就像看见了自己的三百积分。
三百积分啊!
那得强化多少个身体部位,或者兑换多少个厉害的历史人物啊。
然而岳飞一行人只是走到皇帝跟前行个礼,面色平淡,退到一旁。他们根本就没有查出来什么,皇帝刘宏的眼光也就不在乎他们了。
倒是何皇后,这会顾盼神飞,一脸奸计得逞的样子,朝臣中没有人知道,其实昨夜陈庆之就来找她商量过,一同联手,对付王美人。
她答应了。
而且她知道,是陈庆之杀了太后,或许在以后,是一个可以借机控制陈庆之的把柄。
在这个女人心里,她认为今天的胜利者不是张让,不是皇帝刘宏,而是自己。
打好了心中的小算盘,他领着皇子刘辨退到一旁。
张让猛然觉得,现在,最起码今天,不应该提出立太子的主张。
否则,一旦太子确立,何皇后和何进的势力就会扶摇直上,压住自己。
太子没确立之前,他们依靠张让;
太子确立之后,却是张让得看人家的脸色了。
正在张让凝神间,皇帝刘宏却是冷冷的笑道:
“王大人,起来吧,朕意已决,你要是不起来,朕也不好意思再和群臣说别的了。”
没成想王允铁了心,道:“陛下不答应,臣一直跪在这里。”
“好,那你就跪在这里吧。”
刘宏立刻顶了回去。
张让假装担心的道:“陛下,王大人毕竟是三朝老臣,就这样凉在这里,不合适吧?”
“万一惹得天下人心惶惶,说陛下无德到时候又当如何?”
刘宏觉得张让说的有几分道理,正在犹豫不决。
忽然,就有大臣反对道:
“常侍大人过于担心了,陛下处事,圣明公断,自然有他的道理。”
刘宏又有点坚定了。
张让“恶狠狠”看了说话之人一眼,没有再说,自觉退下。
说这话的是冯道,他公然和张让在朝堂之上辩论,目的无外乎就是给张让一个台阶下。
刘宏不去管他,只问大臣们道:“对于太后案,朕之处决,合公道否?”
事关自身安全,这些大臣们想起来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每个人都巴不得早点离开这里,只要大祸不落到他们脑袋上,他们就可以继续作乐。
现在要做的,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思来。
您爱杀谁杀谁,只要不杀我,那就什么都好说。
“臣以为陛下所处,合公道人心,太后案本来就证据确凿,应该立刻办理。”
又是见风使舵的何进冒出了第一句话。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果然,随着第一名大臣赞同,接下来不少大臣纷纷叫嚷着,似乎他们是为了大汉的发展而呕心沥血。
不立刻处置,就要天下大乱,谁也不答应似的。
“够了!”
一道充满威严与怒意的声音从大殿之上传来。只见那司徒王允的脸色有些阴沉的说道:
“衮衮诸公,饥不择食!就这么爱惜头顶的乌纱,而忘了圣人之言?”
“臣没忘,谋杀一国之母,寻出仇敌,而后明正典刑,有何不可?”
董卓叫嚷着说道。
其余人,如严嵩,王安石,袁隗,卢植等清流现在是既不支持王允,也不跟着他们瞎起哄。
偌大的朝堂,只有王允这个花甲老人在仗义执言。
汉灵帝突然怒了,他见惯了大臣们的吵闹,此刻觉得十分糟心,指着群臣道:
“你们这些人,尤其是文官,只会窝里斗,黄巾之乱,甲子之乱,可有一个人帮过朕,真不知道朝廷养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摆设嘛?”
“陛下恕罪!”
原本还在争吵的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争先恐后的朝着汉灵帝刘宏跪拜道。
“一群贪生怕死的奸贼,只知道贪图享乐,升官发财,朕当初怎么就听信了他们的话!”
此刻的汉灵帝刘宏,望着下方的诸多文武百官,竟然有些心灰意冷。
想当初的他,初为帝时,也曾有大抱负,成为一代明君,令大汉开疆扩土,国泰民安,重现汉室辉煌!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发现,想要办到那种程度,太难了!
外戚,皇族,世家,官员,清流,后宫,太监,诸侯,流民……
一个个像一个巨大的枷锁,套的刘宏根本喘不过气。
渐渐的,被财色侵腐的他,成为了一个只知道贪恋美色与钱财的昏君!
如果可能,他又岂想真的当一个昏君?
已经有点不耐烦的汉灵帝刘宏,袍袖一挥,示意所有人闭嘴,高声说道∶“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首先,调集西凉大军诛杀王氏一族,将他们斩尽杀绝,只要是和王美人有牵连的,或借助权势上位之人,统统砍了,谋杀一国之母,这还了得!”
“同时,传令刺史丁原,务必在三个月之内,捉到曹操本人,以及他合家大小所有人,押送京师,明正典刑,密谋,朕叫他再密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