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火药炸山

作品:奉先从加点开始|作者:见朕奇迹01|分类:历史|更新:2019-12-17 21:54:02|字数:4622字

经过多方面的选址,最终,确定了第一座草原城池的地点。

这片区域,地势平坦,十分适合建城,位于安定东北方向五十余里地界。

石料方面,从护都城就地取材,虽然能满足初步需要,但还远远不够。

想要在短时间内在草原立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距离此地最近的山岭,也有八十里开外。

工人需要在山中凿石,再长途跋涉,运送极重的石料、木料到草原。

人才方面到是不缺,人力方面,暂且将数万匈奴俘虏当成苦力,由吕布麾下兵士负责看管。

说是城池,其实也就是立起四面厚实的城墙用来阻挡匈奴骑兵而已。

至于城池内的建设,算了吧,等到战事平定之后,到时,再考虑不迟。

赵云的龙骑军在城址西北十里地界修建了一座营寨。

徐晃领一万龙骑军、一万辅兵在城址东北方向修建了一座营寨。

关月、徐充领四万狼骑军在城址正北十里地界修建了一座营寨。

三处营寨相隔四十余里,呈掎角之势,一方有难,其余两座营寨短时间内能及时来援。

一个月前,吕布望着往来的工人运送着大量的石料来到城址,心底那是信心满满。

毕竟,为了此事,可是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招来了二十余万大汉工人。

算上匈奴的四万余苦力,参与建设的工人一共有二十四万人。

可一个月后,吕布再次视察,也就在原先的地方立起了一块三丈高的石墙,而且厚度远远达不到要求。

经过一番调查,原因出在开采石料方面,山中凿石实属不易,又是纯靠着人力开采,进度实在太慢。

就算弄来了石料,一次性又不能运送太多,马车承受不起。

才一个月过去,就有不少民众被累倒了。

为了能完成此次任务,许多农户家的耕牛、毛驴都被征用了,但效果并不是十分出众。

针对此事,田丰是三天两头的来劝阻吕布,吕布也是被弄的烦了。

好几次,还跟田丰大吵了起来,可把周围的人吓坏了。

吵完了也就算了,吕布也不可能就这么把田丰给剁了,那是暴君才会干的事情。

当初,贾诩预计半年内完工,可贾诩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他也就是在心底大致预估。

这个预估,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照眼前这个进度来看,别说是半年,就是三年也立不起来一座用来防御匈奴的城池。

为了解决这件事,吕布可谓是狠下了心来,他决定要弄出足够炸山的火药了。

火药,属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广泛的运用在民间,但比起现代的火药威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黑火药主要成分是木炭、硫磺、硝石。

木炭、硫磺很容易弄到,硝石矿虽然也有不少,但九成九的硝石矿都被士族所控制。

硝石是炼丹士极其看重的东西,一般人想要弄到一点都得费老大的劲。

吕布想要弄来火药,只是为了炸山,将热武器搬上战场还是太早了些。

这些东西,虽然能帮助吕布立刻统一大汉,甚至能在数年内征服周边各国。

但,火药一旦真正运用到战争上面,那带来的只有毁灭,战争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将人口本就不多的这个时代彻底摧毁。

对于这点,吕布还是很有分寸的。

以自己麾下目前掌握的战力,足以征服各路诸侯,又何必多此一举造出毁灭全人类的火器呢。

为了这事,吕布特地赶到了太原,找来陈群把事情一说。

陈群虽然疑惑,为什么要弄来这么多的硝石(在古代也被称为消石)。

但既然吕布开口了,一定是有他自己的用处,他也就没有再细问。

很快的,一道天子诏令下发,严令三州之地的所有士族,必须要交出一定量的硝石。

邓家、严家这两个当地大族十分的支持,诏令下发没多久,就已经是让出了族内掌握着的几十余处硝石矿。

其他各族,虽然在明面上表示支持,暗地里却是做了不少的手脚,故意在上缴的硝石中混杂了诸多无用的石块,滥竽充数。

对此,吕布并没有在意,因为,目前他手下收集到的硝石足够炸平整个大汉了。

火药的调配是个大问题,在这一点上,吕布唯独只信任陈宫与张虎、张德。

就是戏志才、贾诩、陈群等人,吕布对他们也是完全隐瞒的。

因为,这东西一旦被其他人掌握,后果将不堪设想。

火药的调配经过数代人的探索与实践,硫磺占一成,木炭占一成半,其余都用硝石,以这个比例做出来的火药威力也是最大的。

整个过程,完全由吕布、陈宫、张虎、张德四人参与完成。

吕布将比例与各中细节交代给了四人,为了掩人耳目,运送至吕布府邸的原材料多达数百种,但只有其中的三种才是吕布最为需要的,那就是硫磺、木炭、硝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奉先从加点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奉先从加点开始第151章 火药炸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奉先从加点开始第151章 火药炸山并对奉先从加点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