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以工代赈

作品:摄政红楼|作者:喝水也加盐|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0 23:26:57|字数:4344字

这两人正是贾雨村和陈公公。

贾雨村扫了一眼四周,见无人路过,笑道:“有劳陈公公辛苦跑一趟了,这点小意思拿去吃杯茶水。”

一面说着,一面将早已经折好的银票塞到陈公公手中。

陈公公本就得了干爹的吩咐,要和贾大人搞好关系。

这银票一入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几分。

谄笑道:“哎哟,这如何使得,咱家能去接贾大人就是咱家的福分了!”

话刚说完,那手上的银票却已不知被他收到哪里去了。

贾雨村道:“吃杯茶水罢了,不值得什么。”

又道:“公公可知道,外岁爷找我何事?”

陈公公听了,扫了一眼四周,压了压声音道:“咱家也不清楚万岁爷的意思,不过万岁爷最近对赈灾、流民这些个事,颇为心烦。”

贾雨村听了,又结合自己知道的消息,心里也有了几分猜测。

贾雨村笑道:“以后少不得麻烦公公照顾,公公别见外。”

嘴上一面说着,但手上的动作不停,立马在袖子里又折好一张银票,快速的塞到对方手里。

心道,难怪古人都喜欢大袖子,这办起事来的确方便!

陈公公一面收了。一面笑道:“好说,好说!举手之劳罢了。”

贾雨村见远处已经有侍卫什么的了,也笑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大明宫旁边的偏殿内,书桌上摆了两摞高高的折子。

永正帝放下手中的朱笔,将刚批了的折子也放好,揉了揉额头。

这时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行过礼后,说道:“万岁爷,贾大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永正帝听了,淡淡道:“让他进来吧。”

话音刚落,小太监连忙应了,转身出去。

片刻后,贾雨村小心翼翼的跨步进到偏殿内,忙行了跪拜之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去!”

“平身吧!”

贾雨村闻言,一面慢慢的站了起身,一面偷瞄了一眼永正帝。

待看见那一堆奏折,还有永正帝脸上的倦容,不禁暗道,看着气色比上次差了一些。

永正帝看了一眼贾雨村,开口道:“知道朕叫你来有何用意吗?”

贾雨村心中虽有了猜测,但也明白有时候人太聪明不是好事!

双手一拱,恭声道:“微臣不知,请圣上明示!”

永正帝也不绕弯子了,说道:“你在金陵干得还不错,这次让你回神京也是希望你你能干出些成绩。”

顿了顿又道:“你对如何治理顺天府,有什么想法没有?”

贾雨村略一思索,便恭声道:“请圣上恕微臣无能!臣暂时没有任何想法!”

又道:“微臣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微臣只能竭尽全力把差事办好,不负圣恩!”

永正帝听了,点了点头,说道:“你先看一下这个折子!”

一面说了,一面抽出那份闹饥荒的奏折。

一旁的夏守忠,连忙接过折子,走了几步交给贾雨村。

贾雨村忙接过折子,细细的看了起来!

待看到折子里的内容果然是说饥荒的事,心里便有了计较。

片刻后,贾雨村将折子交还夏守忠。正色道:“陛下,这灾情如此严重,赈灾刻不容缓!”

永正帝说道:“赈灾已经吩咐下去了,不过如今入冬,闹灾情之地离神京又只有百余里地,到时想必会有些许百姓进京!”

顿了顿又道:“这次朕让你来,就是让你有个准备,神京不可乱!”

贾雨村听了,暗道,果然是收拾烂摊子的事!

眼里露出几分坚定,沉声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让这些百姓在神京生出乱子!”

永正帝听了,刚想打发他出去。

突然想起什么,顺口问了一句“你可有什么法子?”

贾雨村沉吟了片刻后,正色道:“一时之间微臣只想到两个法子。”

又道:“一是设粥棚,再让人在外城尽量搭建一些简单的房子!”

“二则是以工代赈,只要老百姓有活干了,自然能安稳下来!”

永正帝本来听了,心里似有几分明悟,又让贾雨村讲解了怎么以工代赈。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永正帝开口道:“这两天你把你如何以工代赈的法子写成折子交上来!”

又道:“对了舞弊案,尽量控制好一些!”

贾雨村忙应了声好!行过礼后,转身退了出去。

永正帝看着贾雨村离开的背影,手指不停的在椅把手上轻敲着。

半炷香不到的功夫偏殿内,已经多了一个男子跪在地上,聆听着永正帝的吩咐。

而此时,凤藻宫门口,站着两名宫装女子。

其中一名女子身材合中,长了一张鹅蛋脸,肌肤丰泽、顾盼神飞。

这女子正是贤德妃贾元春,而另一名女子则是她的贴身丫鬟抱琴。

贾元春看着甘冈走远的皇后众人,喃喃道:“倒是有些奇怪。”

抱琴笑道:“娘娘刚封了妃没多久,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来看望娘娘也是应当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摄政红楼》,方便以后阅读摄政红楼第21章 以工代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摄政红楼第21章 以工代赈并对摄政红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