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唐横刀—日本太刀的祖宗

作品:梦回大宋|作者:大木公|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3 21:23:57|字数:5102字

“是啊,莫要灭自己志气,长了他人威风。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的,也没听说过金兵就三头六臂了的。”

“铁人啊,你也不要畏之如虎,要知道我们中间可就是你杠杠多哦,有四条呢。哈哈。”

张诚看着宋齐鲁好像动了真怒,立马插进来拿着徐铁人“开涮”来缓和气氛。

“滚你的蛋!谁说老子畏之如虎的?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小爷又是一条好汉!哼!”

“我,我只不过是想留有用之身,多杀几个金兵罢了!大帅早就讲过存人失地,人地两得。”

“也就你们这群不动脑子的莽夫,才老想着跟金贼硬碰硬,合理利用我们的长处和才智,也是手段的一种不是?”

徐铁人也知道张诚是在帮自己解围。

只是他的解释还真有些让人摸不太清到底是“强词夺理”, 还是“煞有介事”。

“好了,先打住吧,战略战术的我们以后再谈论,今天先谈论兵器的事,争取今天把兵器定下来,好交付老王他们早日帮忙打造,你们也好使用新兵器训练。”

“我倒是觉得使用硬钢锻造的狭长形骑兵刀,更有利于马上挥砍和收刀。”

宋齐鲁把话题又重新开始拢回到兵器上来,他回忆着电视画面,大致的比划了一下形状。

“行是行,只不过骑兵刀太过细长,先不说钢口品质过不过关,就是和金兵的势大力沉的弯刀对砍,这明显的就不太沾光。”

“另外金兵中还不乏使用连枷和狼牙棒之类钝兵器的人,那就更加吃亏。所以我还是比较推崇唐横刀。”

“此刀从汉代环首刀基础上改进,刀背厚实,刀尖处开双刃,可劈可砍可刺可挑。”

“同时单双手都可操作,加之采用“包钢法”锻造,可以说是刀的集大成者。对于目前我保安团军兵力量不如金兵的情形,正是合用。”

宋齐鲁听出来这张诚对武器还是比较有研究的,而且特别推崇唐代兵器。

这横刀,在后世知名度不是太普遍,主要是因为唐代禁止武器殉葬,所有除了现存于日本子正仓院的“金银钿装唐大刀”外,基本没有流传下来的具体样式。

但是宋齐鲁的历史老师给他讲过,这横刀绝对算是我国古代刀的巅峰之作。

因为采用夹钢锻造工艺,外面为高碳钢,中间为熟铁。

这样锻造出来的横刀,既保证了刀刃的刚性和锋利度,又保证了有一定的“柔韧性”防止断裂。

后世日本子的太刀就是通过唐朝时派遣的“遣唐使”,将横刀的锻造工艺带回了日本,才慢慢发展演变出后面他们的太刀。

宋齐鲁不无恶意的思忖,不知道“横刀立马”这个词里的横刀,最初是不是就是指的唐朝的“横刀”。

“嗯,我也认为这横刀的确不错。这样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那我们保安团以后的战刀则统一配备为“唐横刀”。”

“不过,对于这陌刀阵啊,我还真是舍不得放弃啊!”

“不如这样,我们直接来一招“丢盔卸甲”!”

“我们摒弃原来厚重的全身重铠和“麒麟甲”,这样既能减负,又能提高兵士的机动性,你们看如何?”

所谓的“麒麟甲”,就是用铁环环环相扣编制而成的铠甲,可以防刀剑砍刺,有时作为内甲,有时作为外甲。

宋齐鲁依旧对陌刀阵不死心,于是提出了他的改进措施。

宋齐鲁最不理解的两个兵种,一个是重骑,一个是陌刀阵。

这俨然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大铁罐头”,最擅长于“野蛮冲撞”。

宋齐鲁觉得与其那样耗费人力财力培养这群“吞金巨兽”,还不如跟徐铁人说的那样,多造几门炮,轰他娘的。

“这?一旦去除重铠,这陌刀阵也不叫陌刀阵了了吧?”

“哈哈,非也,非也。我所谓的丢盔卸甲是摒弃传统的叶子铠和麒麟甲,改用我们新型一体冲压的半身铠和钢盔。”

“你们都看看,这是大致的图形。因为一体冲压的缘故,大大减少了连接和缝隙,这重量是大大减轻,但是是因为用钢板制成,这刚度和硬度还是没有问题的。”

“大帅,这钢盔虽然样子怪异了一些,但是我们勉强还能理解。只是这半身铠还真是一半啊?怎么只有前胸部位有,后背咋还是空的啊?”

其实不止徐铁人,在座的都对于这“半块”的铠甲感到什么好奇。

只保护前面,不保护后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钻头不顾腚”?

“咳咳,因为这钢板为保证足够强度会有稍微有些厚实,比较重。”

“其次就是因为是冲压而成,像弯腰之类的动作会有些不便。再就是我计划这半身铠不仅配备陌刀阵,还会配发给重骑兵,太重了也影响骑行。”

“至于后背,完全可以用沙袋或者熟牛皮防护。至于我的大军,我认为被人从后背开了刀或者射了箭那是一种很耻辱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梦回大宋》,方便以后阅读梦回大宋第188章 唐横刀—日本太刀的祖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回大宋第188章 唐横刀—日本太刀的祖宗并对梦回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