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品:平原大时代|作者:栋梁A|分类:历史|更新:2024-01-11 08:37:54|字数:14166字

人前风光无限,人后甘苦自知。

兴邦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直挺挺的躺在沙发上歇着,累的连饭都不想吃一口。林玲心疼的过来给他捶背按摩。

虽说林玲也在体制内,但单位性质和岗位不同,工作相对轻松,忙起来一天撑死办个三五件事就不得了了,说闲不闲,说淡不淡。还能早回家带个孩子做个饭。

男人就不同了,像个陀螺样连轴转,一天不带喘口气的。虽说官位上来了,但身体也耗损的厉害。

“你呀,别那么操心,是你的不是你的活都往自己篮子里装,又不是菜!你看看人家汪品立,级别和你一样,但人家多潇洒,天天红光满面的,再看看你跟吸了大烟似的,脸都瘪了。”

“嗯,不光脸瘪吧?”

“去,洗洗手吃饭吧。”

男人搂住女人要有所表示。儿子宗旭拿着一本彩色图画绘本过来。

“爸爸,给我讲讲这个孙悟空!”

“好,我儿子喜欢看啥,爸爸都给你讲。”

宗旭把手从女人衣服里抽出来,搂住孩子给他讲故事。

“你看,哪个是孙悟空……”

林玲起来去看汤熬好了么,今天喝小豌豆麦仁汤,健脾胃、安心神、气益除热。

吃饭时兴邦问老婆,“玲玲,下个星期我就去淮海市了,你们娘俩跟不跟过去?”

天天想着男人升官,盼着男人晋级。这男人真要下去了,林玲还真舍不得。

“能不能不去,或者晚去?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你以为是过家家,开什么玩笑。”

“淮海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孩子不大适应,再说你说不定两年就又调回来了。”

“那我孤身寡男的你不怕我跑别人被窝里去?”

“想的美!定期回来给我交公粮。”

“要是苏州你去不去?”

“那肯定去,苏州不比金陵差,离的还近。”

“原来考虑我去苏州的。”

“呀!太可惜了。”

“官场可惜的事多了。”

宗旭把最后一口米饭掺点菜花扒进嘴。又叨了一只知了猴吃进嘴。“你说这玩意怎么这么香!吃不够。”

孩子已经睡了。两个人在厨房洗碗。林玲转了一个话题,“王龙武从淮海来的,以前来金陵总上要家坐坐,这次好像没来吧?”

“人家奔的不是你,目标是书记。只因我是书记的秘书,人才来走走,客气一下,你还真以为他和我关系铁啊,不过算熟人罢了。再说了,他现在级别还比我高一级,上你家来,咱这个小庙装不下人那个大佛啊。工作上也接触过几次,不像以前那么热乎了。”

“算了,就当我没说。一胎傻三年,生了宗旭我脑子好像不够用了。”

兴邦温柔的抱住女人,“给你讲个笑话,讲一讲我们淮海人的尴尬。淮海市是一个处在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它以北称为北方,以南称为南方。城没有争议,争议的是淮海人,他跟北方人说自己属于北方人,北方人说只有黄河流域以北的人才是北方人。他又转过来跟南方人说自己是南方人。但南方人说只有长江以南的人才算南方人。淮海人说那我自己是中原人,河南说只有我们才算中原。

淮海四不靠。淮海人只好称自己是淮海人。”

“哈哈哈,还真是唻。那我这个淮海媳妇算什么?”

“你趴在我身上你算十分之一北方人,你自己躺着你是南方人。”

“呸呸呸,你真恶心!”

“你过来,我让你做北方人,你让我做南方人。”

林玲拗不过兴邦,转身抱住他,轻声跟他说去卧室。

“去什么卧室,我是厅长,就得在厅里。”

“哎呀!”

兴邦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金陵的天热起来了。

石榴花开满淮海原南山的时候,兴邦走马上任来淮海市做副市长。站在古黄河岸边,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峦,不禁感叹淮海形胜。

触景生情,吟了一首《咏春》

原上草,

泥春燕,

红杏催春来,

最好四月天。

鹊北来,

人在田,

洲头鱼欢暖,

故乡夕阳炊烟。

岁河墨,

烟海白,

苍耳轻粘依,

童群嬉闹酣。

天地不仁时沧桑,

别意留白始尽欢。

进城这天是礼拜六,下午的市政府已经没多少人了,都急慌慌的回家过周末。

政府办主任杨淳冰也把茶杯里的茶叶倒掉,涮了茶杯,坐在沙发上掐着表消磨时光,准备一到四点他就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老杨已经做了十年的办公室主任了,人有几个十年,从小杨做到了老杨,座位都磨出茧子来了。他已经疲沓了。去他妈的,老子就是正处退休的命,爱咋咋的。

桌上电话响了,“杨主任,有个省政府牌照的车进来了。”

杨淳冰蹭的一下站起来了,省政府,没接到通知哪个领导来啊。旋即一想难道是兴邦已经提前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原大时代》,方便以后阅读平原大时代第2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原大时代第2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并对平原大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