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悟一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玄妙

作品: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经参悟太清法|作者:柒号小刀|分类:都市|更新:2024-03-28 19:38:22|字数:4214字

尽管只是雏形。

但因为这是功德之力弥补了材料上的缺憾,所以这件法器的品质极高,并不低于张百仁想象中用任何仙材炼制的灵宝。

“也幸好拥有功德之力,才能铸造我手中这件功德灵宝。”

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太上道塔的原型就是参照这件传说中的功德至宝来制作的。

可惜,张百仁拥有功德之力,却没有传说中的玄黄二气。

“还有机会,未来一定要将这件宝塔制造出来。”

【恭喜你,炼制太上道塔,参悟出一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玄妙。】

【恭喜你,你的炼器修为大幅度增长,已及媲美符道。】

脑海再次浮现信息。

张百仁并没有理会。

他自己的道行增长多少,他自己清楚。

越发纯粹的大道金丹就代表着他走向正轨。

而体内暴涨的法力也代表着自己炼制成功这件功德灵宝,自身实力增长多有强大。

百分之八十!!!

近乎翻倍。

玄妙之门涌入来的大赤天之力,顷刻之间就被炼化为太清之气融入金丹之内。

“大道的种子,这一金丹也是需要一个名头。”

“往后这境界就叫做太清金丹了。”

仿佛相应张百仁的心意,金丹绽放出来无尽的道韵,仿佛一条无尽的时空长河,一位长者将太清之道娓娓道来。

贴在胸膛处的《道德经》从他的怀中飞出。

主动掀开,散发着清冽道韵,道德经的经文从书页飞出,尽管只有5162个字,但却衍生无穷的法和理,阐述天地造化之妙,映照老者,将太上天道,万物至高玄妙,用洪钟大吕的声响,震荡张百仁的心田。

盘踞而坐,张百仁进入一种奇妙的玄境。

尽管是洪钟大吕的声响被听闻,但道之妙在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

能明悟之人,自然明悟,不能明悟之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岂能直白呈现眼前?

而张百仁却进入一种从没有进入的境界。

耳边听着太上道音,而灵魂却遨游天地,遨游太虚。

以往只是看见道的轨迹,但如今他却与道同行。

金木水火土,化作精灵,在他身边起舞变幻,尽情展现五行大道之妙。

而五行符源也随着张百仁的见识,从虚幻的源符,化作真实般的能量源头。

阴阳两仪,化作黑白鱼,穿梭在他的身边。

他驾驭着雷霆,掌控着火焰,在虚空之中穿梭。

此时此刻,万物如轮,尽数掌握在他的手心。

但很快,《道德经》合上。

光泽变得黯淡。

张百仁也从这玄妙之中回归,修为再次暴增,而他内心深处对金丹这条道越发清晰,同时也窥探到下一步的修炼之法端儿。

望着手中的道德经,此时的张百仁已经明白,这本古老的经书,经过诸多得道修士修炼,后来他参悟太清法之时,彻底被点化,从而成为一本拥有神异力量的道书。

而张百仁一直都将这本书带在身边。

他每次修炼,这本书都能让保持着绝对的清净之心,不受到外界其他因素干扰。

渐渐地,这本书在他的道孕育下,太清法完美地融入到了经义之中,彻底将道德经中的经义显化出来。

书是与德道前辈最好的交通桥梁。

通过书中大义,就能吸收前人的智慧和学识。

而道德经在华夏历史浩如烟海般的书籍中,地位之重要,绝对能排在前五之列。

《易经》、《论语》、《道德经》等等。

可以说,一直都是华夏的瑰宝。

拾起落在地下的书籍。

张百仁笑道:“我知道你还很弱,所以,给你留了一半的功德庆云,还有多如烟海的香火念头。”

“这都是留给你的。”

“谁最重要,我还是拎得清。”

说完,心念一动,道德经直接被炼化,化作一道金光,落入他的识海,介于功德庆云和收集的香火念头凝聚成的云海内。

“太上道塔已经炼化了,经过天人合一,和道德经的熏陶,灵宝的气息已经和金丹合一。”

“太上道塔的塔身就留在此地。”

张百仁一念动,一座九层道塔出现在雪山之巅。

镇压此地杂乱的地脉,重新梳理镜湖水府的地势,并作为整座水府的中枢。

金光璀璨。

美轮美奂,淸气萦绕。

绽放出无穷的道韵,时时刻刻地改变着镜湖水府,梳理天地之气,造化万物,将镜湖水府打造成为真正仙境。

“下一次来,这里必定生机勃勃,如同坐落人间的仙境。”

“我都修仙了,我的洞府合该如此。”

不对,不是修仙。

说错了。

仙,对于玄门弟子来说,其实并不显得高大上。

他修的是道。

仙,只是修道过程很自然而然获得的一种状态。

道,无量。

圣人之道,不在于仙,而是在于真正的大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经参悟太清法》,方便以后阅读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经参悟太清法第162章 悟一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玄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经参悟太清法第162章 悟一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玄妙并对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经参悟太清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