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防治瘟疫

作品: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作者:原来缘尽啊|分类:历史|更新:2024-03-03 08:38:57|字数:4292字

李适眼皮都没有抬下,慢吞吞的说道,

“这次过来,是有要事让你办。”

黄景昉顿时怒火中烧,我堂堂内阁大学士岂是你李适的提线木偶,我还要不要脸面。

见黄景昉马上要爆发了,李适马上说道,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有助于你在内阁站稳脚步。”

黄景昉蠕动了一下嘴角,把刚才想要说得话给憋回去,然后脸上表情丰富,半晌才挤出一句,

“贤侄,你渴不渴,我让人给你上杯茶。”

李适悄悄注视着自己便宜伯父的表情,心里好笑,这个便宜伯父现在真的是改变了太多了。

“茶就不喝了,毕竟我一天日理万机,哪里像你们内阁这种闲散衙门,每天只能喝茶养生。”

黄景昉很想辩解一下,但是发现真的无言以对。

虽然自己是内阁辅臣,但是一是内阁基本被周延儒给把持,二是现在大臣都不干活了,每天都是躺平混日子。

所以自己能处理的事那真是屈指可数,也只能喝茶养生。

同时黄景昉对李适口中利国利民的大事就很感兴趣了,毕竟老黄还不属于躺平大臣,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

“那贤侄你就说说是啥事,需要我出马。”

李适很满意老黄的态度,这是个好伯父,

“崇祯十三年开始,北直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十四年就更甚了,疫死者占三成人口,到了今年甚至已经传播到了京城。”

“这严重影响了京城百姓的正常生活和朝廷的运转。”

“所以你需要站出来将瘟疫给控制住,甚至彻底消灭瘟疫,让百姓得以存还,让朝廷得以正常运转。”

黄景昉顿时觉得天大的重任将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但是老黄毫不退缩,当官那就是要为国为民做事,才对得起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要是真的能有效的控制瘟疫,那自己不但可以拯救无数百姓还能青史留名。

但是很快黄景昉就苦着脸,这瘟疫可不好治啊。历朝历代都没有好的防治手法,只有等瘟疫把人都给带走,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黄景昉只好说道,“这瘟疫可不好控制啊?”

见李适一脸牛逼哄哄的样子,黄景昉恨不得甩他一巴掌,但是一看李适这表情老黄就知道他有办法。

对于李适,老黄表示必须要大写一个服字,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都办到了。

“贤侄你可是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伯父呗,毕竟这瘟疫可不等人,我们早日出手,就能多救一个百姓。”

李适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

“这也好办,阻断瘟疫的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然后加大防范就行。”

黄景昉???为什么我黄景昉一句都听不懂。但是老黄还是一个虚心学习的人。

“那贤侄你这个阻断瘟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意思,消灭传染源又是什么意思,加大防范又怎么做?”

李适一脸无语的看着黄景昉,真是圣贤书读傻了,什么都不知道。

李适知道就算给他逐字逐句解释也得费大量的时间,还不如直接告诉他怎么做。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现在第一步该怎么做嘛?”

黄景昉茫然的摇摇头,李适更是无语了,这个工具人也当得太好了,啥也不知道。

“第一步,先是要把能执行任务的衙门搞到手,比如五城兵马司。想要五城兵马司迅速为我所用,那就把五城兵马司的指挥给干掉,让自己的亲信顶上去。”

黄景昉一脸纠结,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这个是不是有点那个太,太。。。”

李适瞥了一眼老黄,接过话来,“残忍?”

黄景昉当即回答道,“是有点。”

李适摇摇头,老黄还是太年轻了,

“把五城兵马司的指挥给干掉能快速立威,然后让自己人上位才能迅速站稳脚步。不过还有一个比较柔和的办法,那就是把兵马司的指挥借故调走。”

很明显老黄中意这第二个办法,

“还是这个柔和的办法好。”

李适撇撇嘴不屑的说道,“那就用这个柔和的办法吧。”

“安排你的一个亲信上去,顶这个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位置,然后就开始开展工作。”

只见黄景昉老脸一红,李适不由的问道,

“伯父难道你没有亲信?”

黄景昉顿时恼羞成怒,

“怎么可能没有,好些都是翰林院的学士。不过,不好将他们调到兵马司指挥这个位置上。”

李适轻蔑一笑,

“那就是没有呗,御史梁以章嫉恶如仇,急公好义,可以到这个位置上历练一下。”

黄景昉蠕动了一下嘴角,很想说嫉恶如仇,急公好义和防瘟疫有啥关系。还不是想趁机安插亲信,但是打着自己的名号行事就有点过分啦。

黄景昉很清楚李适的狡辩厉害,就算自己说出来也会被他驳得哑口无言。关键他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自己,这就有点难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第77章 防治瘟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第77章 防治瘟疫并对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