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五侯封赏边际感

作品:三国:兴汉|作者:红落|分类:历史|更新:2024-01-31 11:15:24|字数:4196字

“大予乐丞杜夔的女儿杜氏,乳名唤作秀娘,年纪与妾身相近。

前些日子到宫中来唱曲,嗓音动听,声若黄莺。

若是能纳入宫中,可令胡女跳舞,秀娘唱曲,也能给陛下解解疲惫。”

唐雪似乎是的得到了鼓励,继续介绍。

这个唐姬,还真是贴心。

刘辩感慨,万恶的旧社会:不对,谁,谁?

杜氏,刚想到杜氏,就来杜氏,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秦宜禄的老婆杜氏。

乳名也是和传说中一样,唤作秀娘。

从时间线和逻辑上看也没毛病。

原本的历史上,董卓掌控朝纲,并州吕布也算是心腹。

大予乐令杜夔不过是三百石的小官,与吕布结亲自然不够资格,与吕布麾下秦宜禄结亲也就很合理了。

而且,就算杜夔看不上秦宜禄。

但董卓数次纵兵劫掠雒阳富户、搜刮财物、女干婬妇女。

再加上雒阳大迁徙,秦宜禄在乱局中抢了杜氏做妻子,也很正常。

历史上没有董卓婢女的姿色描写,但对于杜氏,可是明文记载有异色。

而且不但曹操喜欢,秦宜禄在徐州时的同事关羽也心心念念。

杜氏儿子唤作秦朗,后来在曹魏也混的有声有色,做到了骁骑将军。

后来跟着曹操又生了三个孩子。

你可以怀疑曹操的人品,但绝不能怀疑他的眼光。

刘辩甚至怀疑历史上张济的遗孀邹氏,也是这一段时间在雒阳等地抢的......要不要找找雒阳城有没有姓邹的,还有姓冯的......

不过刹那,刘辩就恢复了冷静。

眼见唐雪还要再说,他摆手,温柔的说道:“太后已经和我说了,中宫之主,我也属意于你。

细君,这些事情你自己做主就是。

如今时局混乱,我更多的心思还是要在国家政务上。”

听到刘辩的声音和细君二字,唐雪身子微微一颤,眼睛微红的低下螓首,声若蚊蝇:“臣妾记住了。”

回到宣室之后,刘辩知道潘隐、闵贡、苗祀等人在等待,便让唐雪先到

之前的封赏,基本都是中朝官和外朝官。

五人除了闵贡升任卫尉丞,其他几人还没有安排。

闵贡毕竟不是宦官,并不适合担任中黄门冗从仆射,之前不过是权急而为。

卫尉丞秩比千石,是九卿卫尉的副手,负责协助卫尉管理皇宫的巡逻守卫和把守宫门。

是皇宫卫士的二把手,属于位不太高权很重。

毕竟卫尉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处理,卫士的掌控和宫门的安排,基本上都是卫尉丞来做主。

“赵淳,安排人传黄门侍郎荀攸、前守宫令荀彧来宣室。”

“遵旨!”

见传唤的不是什么大人物,赵淳出门安排之后,自回宣室中伺候天子。

“每人一个乡侯吧,可以在家乡挑选,过几天报上来。”

刘辩自然没有让几人多等待,而是直接把奖赏分了出去。

来到汉时,刘辩才发现,相对于后代人津津乐道什么官什么官,实际上古人更爱封侯。

因为官是一时的,而且说不得犯了什么错,或是活没做好就下去了。

而侯却是长期饭票,只要到了列侯,就可以一直吃食邑,还可以传给子孙。

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并不会被轻易收回。

列侯已经是最高的爵位。

又分为三个档次——亭侯、乡侯和县侯。

乡侯已经是仅次于顶级的县侯。

历史上,董卓权倾朝野的时候,封的郿侯,就是县侯。

天子不但直接发了五个乡,最关键的可以在家乡挑,这岂不是锦衣日行?

闻言,毕岚和赵淳、苗祀、潘隐和闵贡都很激动。

五人行稽首大礼:“吾等誓死追随圣上。”

“平身,都起来吧。”

刘辩上前,亲自依次把五人扶了起来。

这五个人,可以说是他身边的人,自然要示之亲信。

“圣上厚爱,折煞奴了!”

几人连忙再次行礼后起身,不敢让天子真的搀扶。

接下来是官位的安排。

没有什么悬念的是,身份地位最高的毕岚,担任永乐少府。

永乐少府就是永乐宫的少府,也就相当于太后何思的大管家,

东汉时中宫又叫长秋宫,所以长秋宫的管家叫大长秋,也就是皇后的大管家。

汉时以孝治国,所以永乐少府职务和大长秋类似,但位在大长秋上。

属官和秩次也和中宫相似。

接下来是大长秋。

现在虽然没有立后,先设大长秋,也就是帮助唐雪管理刘辩的美人们,以及唐雪的亲戚。

还要筹备即将立后的各种准备事宜。

大长秋的职务,就安排给了苗祀,苗祀做事也是老成持重的那种。

至于另外两个宦官,潘隐刘辩有大用,担任的黄门令不变。

不过刘辩给他但加了中常侍,也就是秩比两千石,更显尊贵。

中常侍一般十人,无定员,本秩千石,后增至比二千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兴汉》,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兴汉第95章 五侯封赏边际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兴汉第95章 五侯封赏边际感并对三国:兴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