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绍

作品:九重天之三国英豪|作者:子德大叔|分类:玄幻|更新:2024-03-04 18:26:49|字数:6074字

八千名丞相府属官,两万绣衣使者,三万白毦兵,两万长臂军,五万青州军,

三万黄巾军,两万黑山军,三万白马义从,三万虎豹骑,五万解烦卫,

五万丹阳兵,两万陷阵营,五万大戟士,五万宿卫虎士,两万先登死士,

三万西凉铁骑,三万无当飞军,两万东吴水军。

此次“出世”兵种数量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精锐部队。

杨逸只想说一句“三国世界给力!”

此次全面补充使得兵力激增的同时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召唤兵种结束后,杨逸马上就开启了“三国英豪”的召唤。

徐荣,东汉末年将领。

徐荣本为中郎将,董卓专政之后投效董卓,而后者被杀之后,他又听命于王允。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徐将军请起。”

现在三国英豪大多都晋级到武圣境界,徐荣武帝中期的实力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他最有名的战役就是曾经击败过早期的曹操,还有孙坚,算是董卓麾下统兵比较出色的大将。

张济,东汉末年割据军阀,张绣的从父。

张济原为董卓部将,董卓伏诛后,张济与李傕一同率军攻破长安,任中郎将。不久,升任镇东将军。

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张将军请起。”

杨逸其实对张济的品格颇为不齿,但是身为主君不能总以前世的眼光来看属下。但是一番敲打是在所难免,如果旧习难改,他也不介意杀人立威。

辛毗,字佐治,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辛毗早跟随其兄辛评为袁绍效力。

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

官渡之战后,辛毗为袁绍的儿子袁谭效力,后归曹操。

武帝后期境界。

辛毗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

“拜见陛下。”

“佐治请起。”

辛毗乃是汉末三国时期难得“诤臣”,不仅直言敢谏,还具备高深的政治智慧,因此才能保全自身。

他也是曹魏后期的重臣之一。

辛宪英,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着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

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武帝中期境界。

才智之妇,史不绝书,至于辛宪英者,度魏祚之不长,知曹爽之必败,算无遗策,言必依正,当是列女中第一流人物也。

“拜见陛下。”

“宪英请起。”

辛宪英是位了不起的才女,只凭曹丕的一个下意识举动,竟然就判断出曹魏国祚不长。

当然她“算无遗策”的事例还有很多,只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法发挥其才智。

不过这个遗憾,此生完全可以弥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杨逸那是相当尊重女性。

田丰,字元皓,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

武圣前期境界。

胜负不由众寡,成败在于须臾,若用田丰之谋,则坐制孟德矣。

“拜见陛下。”

“元皓请起。”

田丰自幼天资聪慧,并且为人诚实正直,在军事战略上极有天分。

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了公孙瓒,平定北方。

但却在对阵“一生之敌”曹操时,几次拒绝田丰的正确建议,让人百思不解。

杨逸对于田丰的品格和才能极为欣赏,有了袁绍这个前车之鉴,他自然清楚应当如何使用田丰。

沮授,字公与,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曾为冀州别驾。

武圣前期境界境界,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拜见陛下。”

“公与请起。”

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他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和政治智慧的人物。

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

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

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

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

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正是因为田丰和沮授的先后出世,让杨逸愈加觉得袁绍的才干被夸大。

许多人认为官渡之战,袁绍面对的可是“乱世枭雄”曹操,虽败犹荣。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或者说大战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便会发现袁绍错过了所有能够帮助他战胜曹操的机会。

这已经不是才能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的运气都很差。

即便普通人坐在袁绍的位置上,只要采纳田丰或者沮授任意一条策略,都有可能改变历史格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重天之三国英豪》,方便以后阅读九重天之三国英豪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重天之三国英豪第188章 全面提升 反思袁绍并对九重天之三国英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