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有工作了

作品:七零小军嫂在年代文里的发疯日常|作者:顾寅恩|分类:现言|更新:2023-12-31 01:01:22|字数:4314字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有些事青天白日做毕竟不好,还是晚上做起来有氛围些。

黄嫂子手里端着一个铁饭盒,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盒酸豆角。“还没开火吧,这是我自己做的酸豆角,给你送点尝尝,吃完了再找我要。”

“这是我自己种的青菜,给你摘一把。”王嫂子说。

青菜应该是刚摘下来的,根部还粘着些泥土。

林嫂子送的则是自己做的年糕,她老家那边每年过年都要吃年糕,基本所有人都会做,手艺也很不错,刚做的年糕沾着糖吃像一样软软的。

放久了变硬之后,可以烧着吃,也可以煮着吃,加一点甜酒就去像是汤圆的口感,加红糖用油炸的话就是有些地方说的红糖糍粑。

林嫂子是年前做的,这时候已经变硬的,她送来的是像饼子一样的圆圆的两块。

温宁小时候在爷爷奶奶那吃过,也见过大家做年糕的场景,吃法也基本了解。

“谢谢,谢谢,嫂子你们太厉害了。”温宁道谢收下。

林嫂子,“对了,昨天跟你说的那事你觉得咋样了,你要是不想当老师的话还可以去厂子里上班。”说到这林嫂子语气中难掩的骄傲。

“我们这有肥皂厂和药厂,都可以去,看你喜欢去哪。肥皂厂工资低些,但工作简单。药厂工资高,工作要复杂些。”

“呵呵,我再考虑考虑。”温宁是啥都不想干。

上辈子就是累死的,这辈子她想活得轻松些,不可以吗。

周正尧升了副连一个月有五十几块钱和票,还有粮食和油,已经够养活他们一家人了。

黄嫂子心思细腻,察觉出了温宁的小心思。笑了笑说,“其实我们大家去工作也不都是为了工资,男人的工资已经够一大家子用了,只是不工作的话我们就只能每天待在家里照顾孩子,这么久了,思想会老化的。”

王嫂子也说,“主席说了,女人能顶半边天,我们也能给国家贡献出自己微小的力量,我们女人也能很厉害。”

温宁承认她的思想高度确实没她们的深远。

在她们的那个年代,谁工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梦想好像在长大之后就会越来越远,能为国家做的最大贡献好像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在这个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很单纯。

每个人的心中都被一根绳子将大家牢牢拧住,那股力量赋予大家前进的动力。

“我知道了嫂子,我会向你们看齐的。”不知不觉她也灌了一口鸡汤。

林嫂子欣慰,“能想通就好。”

她是大家共同选出来的家属委员会主任,安排家属的工作,调节家属之间的矛盾等等问题都找她。

动员妇女工作当然也是她的工作之一。

温宁家里也没啥作为回礼的东西,就抓了三把温母买的糖果分给她们。

“要你东西干嘛,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喜欢吃糖,你留着吃。”

“哪有不能吃糖的年纪啊,这很甜的,嫂子你们也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尝尝。”

俗话说有来才有往。

三人走没多久,周正尧的就回来了,温宁给他说了这个事。

周正尧说基本上队里所有的家属都有工作,除了小孩太小要照顾小孩的那种可以自行选择。

如果温宁整天就待在家里不去的话肯定要被她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动员思想。

“那些工作也不是啥苦力活,不受风吹日晒,你去做也好,可以跟大家说说话,不然一个人闷着时间长了会变傻的。”周正尧建议道。

温宁以前嫌干农活累,他可以理解,现在这个活可轻松了,外面的人想要还拿不到。

温宁想想也是,既然来到了这,就要积极融入,也不能完全断绝了社交。

不过她不喜欢厂子里的那种氛围,还是去学校好一点。

“这边有高中的学校吗,我可以教高中。”

周正尧,“没有高中,只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那我就去初中。”

“先吃饭吧,一会儿我带你去林嫂子那,让她带你去找校长。”

今天有碗了,两个人可以不用一个吃完另一个再吃。

周正尧给她分了三分之一的量,自己吃完了,她还在那细嚼慢咽。

“你小时候要是在我们那边绝对长不大。”

温宁傻傻地问为什么。

周正尧蹦出五个字,“早被饿死了。”

温宁,“不好意思,在你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碗里都是肉。”

想不到吧,老辈子。

……

林嫂子家离温宁那不远,周正尧把她带到门口,跟林淑珍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林嫂子听温宁愿意当初中老师高兴极了,“学校都是你这样的老师,把孩子交给你们大家伙都很放心。”

温宁:我还没试课吧,你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水货。

这边的学校学生并不多,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跟小学埃在一起。

林嫂子跟她一起去见了校长孟雪华,在校长面前夸了温宁一顿,那一串夸奖的话不带重样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零小军嫂在年代文里的发疯日常》,方便以后阅读七零小军嫂在年代文里的发疯日常第37章 有工作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零小军嫂在年代文里的发疯日常第37章 有工作了并对七零小军嫂在年代文里的发疯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