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白色的镇压

作品:山河劫|作者:码字的二喵|分类:其他|更新:2023-12-20 09:34:18|字数:9520字

今年夏季雨水格外多。眼看入秋,大片受灾的庄稼和过水的田地让农民看着既无奈又心疼。收成已无指望,一家老小的生活让他们担忧。

有那些原本就欠债、欠租的,这时候更不知如何是好。许多佃户们的东家此时也在担心,不过他们是担心有人以天灾为借口拒债拒租。

双方各有各的心思,暗地里相互走动商议也就多起来。有地主放出话,说就算有点雨涝,欠债还钱、佃地纳租是理所当然,马虎不得的!

于是引起贫穷阶层的关注和议论,甚至开始骚动了。

下吴村在巢湖边上,居民要么种水稻,要么打渔为生。

村里的地大半是户曾姓地主所有,现今的当家人是个肥胖的大个子,因他头脑滚圆所以被称做曾大球,实际本名叫曾台秀。

曾大球家里据说和前清的曾国藩同族,在本地很有势力。

他弟弟曾小球(曾庆秀)在县里做建设委员,利用关系花钱让警察局在本村设个派出所,所长是曾大球的妹夫李长竿子。

这些天李长竿子不断接到警告,说发现农民们常在夜里溜出村去,不知是去哪里参加聚会还是怎么。

由于各处剿匪失利,赤党越发厉害,到处闹事、骚乱的消息不断,许多地方农民还明确地提出减租的要求.

县里特意为此下了一道公文,严词指示防、查赤患,避免其借机蔓延,且要对当地警、自、保、甲实施连坐惩戒云云。

这让他如坐针毡,对收到的任何消息非常重视,保持着高度紧张。

他通过大舅子暗地在佃户里安插了眼线,结果得到线报说今晚从合肥来个重要人物要对大家讲话,地点在离村七、八里的栖来寺。

这情报让他心脏激动地“怦怦”直跳,谁知道是不是个赤党的大头目?

他立即派人以送文书为名到镇上去,要求派出保安队今晚协助抓捕,同时请曾大球出面联络凤凰村的保安队,因为据说该村也有代表参加晚间聚会。

下午,他故意在街上遛达了一圈,然后钻进村北那片竹林和分头赶来的警察们集合。

除去所里留下两名站岗做样子的,统共是十一个人。他带着警察们避开行人,傍晚出发,天黑下来前赶到了凤凰村。

村里的保安队只有七个人三杆枪,大约赤党就是相中这里力量薄弱才在此地开会,他想。

李长竿子可不是个笨蛋,他参加过直奉战争,做过排长、连长、带过兵,这在本县警察队伍里屈指可数。

但只给他当个小所长一直令他非常不痛快,因此李长竿子憋着劲,惦记着要干票大买卖好出人头地,也让自己那个颐指气使的大舅子也目瞪口呆一回!

镇上的保安中队天黑后姗姗来迟,不过他们有两个排、一挺机关枪,使围捕部队的实力大增强。因为不知道对方人数、有没有带武器?

李长竿子建议等对方散会时再动手,由镇保安中队在寺庙外围张个网,出来一个按住一个,本地的保安队把守通往下吴村的路,防止有人漏网,他自己带警察们进庙抓人。

不料这个主意立即遭到中队长的反对,因为他担心自己拿不到头功。

李长竿子没法,和他磨叽了会儿只好做出让步,同意保安中队的一个班从后墙进院实施围堵。

这样万一人家看前边出不去转身从后院逃,那便正好落入他们的掌心。

中队长想想也不坏,至少自己的弟兄不必参与正面冲突,于是点头同意。

栖来寺说是个庙,实际上是由道观改建而成。

传说某朝有凤凰来临,栖于一棵大梧桐树上,地方官上报祥瑞,朝廷降旨建了道观以纪念。

世道变迁,道观被占用改了佛堂,名字叫做济世普贤寺,但当地百姓习惯老名字,传承下来便成了栖来寺。

前清末年寺内已无僧侣,渐渐倾废。如今只留下残墙破宇,在夜色之中凝重地伫立。

队伍围上来的时候当地富农陈家的少爷已带着两名保安丁在这里监视了好阵子。

他告诉大家先后有三十多人进去,其中两个像是城里人,门口有个望风的,开会的似乎都聚在大雄宝殿,因为扒着墙看到那里有烛火透出来。

李长竿子带着警察藏在庙外小树林,看见有个少年似的身形拢着手蹲在影壁的一侧。

埋伏了约一个小时,庙里有响动,少年连忙站起来,见从里面陆陆续续走出些人,这是散会了。

参加的人出来后大多向少年看一眼或点点头,然后便三三两两地散开。

李长竿子数到第二十七个,见没人跟着往外走了,便示意两名警察悄悄绕过去,先把那少年扑倒,然后下令:“上!”警察们便冲向大门口。

那个保安班长则带着七、八名士兵向后墙扑了过去。

刚到韦陀殿,正好有个人走出来,抬头一哆嗦,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一枪托打在肚子上,立即蹲下去,两名警察把他拖到一边捆了,其余的一拥而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山河劫》,方便以后阅读山河劫第6章 白色的镇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山河劫第6章 白色的镇压并对山河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