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明明就是书读少了

作品: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作者:卿岁岁|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6 08:41:09|字数:4220字

从南昌回来的顾晨则是一刻未歇,还将杨士奇也召进翰林院编书了,总之今年年底他要用上就是。

“顾大人节哀。”吏部右侍郎张紞,见到顾晨后先安慰两句,然后道:“听闻顾大人将未来女婿,还有顾家三郎都被大人放到别苑读书。”

“除了生死大死都不许他们回家,您也不会见他们,外头这事儿传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

“这是真的吗?”

能避嫌避到这个程度,顾大人也算是古今往来独一份的了。

“自然是真的。”顾晨很大方地承认,并笑着道:“科举取仕乃为国求财,骨肉一年两年不见也没什么。”

“这不值当他们讨论,听说旁的大人们不也是这般做的?”

张紞在历史上是被朱棣吓死的,他死后他老婆也去投了池,整个吏部都无人敢去送行。

据说当时只有个叫张祖经的人,去祭奠送行了。

被朱棣吓得自杀,可见其人胆小,胆小却能跑来同自己说这些,看来这里头有事儿啊。

张紞笑道:“这不还是因为顾大人带头带的好么,顾大人以身作则,当下官们的怎能不跟着学呢?”

别的大人们为何如此,顾大人难道心里没点儿数?

“你到底想说什么?”

平日里原本没有交流的人,突然跑来和你说话肯定有事,顾晨这个人向来不爱和别人绕弯子。

张紞面带犹豫,琢磨了该如何说才算合适。

“顾大人,如今京城的酒楼里头,骂您的人挺多,您……话太难听我不好学,您有空还是自己去听听吧。”

说罢,张紞匆匆忙忙地便走了,留下满脸无奈的顾晨。

“话难听还要我去听?这不是自己去气自己吗?”

别人的脸色太难看他就不看,话难听他不去听就行。

有本事就来他面前说,没本事背后发牢骚他也不想管。

忙,没空和他们斗嘴。

若是老朱还在的话,他倒是很乐意耍耍嘴皮子。

永兴四年,六月初一举行了大早朝,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奉天殿外的广场都站得满满当当。

朱标坐在有荫遮的地方,臣子们则站在太阳底下。

所幸早上的太阳并不怎么烈,否则怕是要中暑的。

朱标也算是为臣子着想的君王,早早让人备好解暑的绿豆汤,还有汤药,等着哪个坚持不住就能要一碗消暑。

顾晨手持奏疏站了出来,开始将两人早就商量好的事说出来。

“科举取仕从隋炀帝而起,至今已有七百九十五年整。”

“”举的目的乃是为国求贤,也是让千万寒门学子,都能有个翻身的际遇,这是他们光宗耀祖唯一的希望。”

“这七百五十年间,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到如今人人皆有际遇,乃是经过历代帝王与先贤的数次改进。”

“而时至今日,科举乃有弊端,不少考官抱有私心,亲同乡士子,而鄙他乡士子。”

“科举乱象便是国家乱象,科举不兴国家便不会兴。”

话说到此处,不少当过主考阅卷的官员便有些心虚了。

以为顾晨要弹劾他们,纷纷在心里想话术圆回来。

南方的官员则是有些不安,总觉得顾晨葫芦里没卖好药。

而北方的官员则是兴奋不已,终于有人注意到他们科举艰难了吗?

只听顾晨继续道:“臣以为,这事便重在一个改字,臣请陛下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南北中三卷考试,从南北中三卷各选取仕子数名。”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到一阵哗然,黄子澄不等他说完便跳了出来:“如此一来,岂非对江南学子不公?”

“江南学子才华出众不录,北方学子才华平庸却能录取,这这这……这实在是不可理喻。”

江南的官员纷纷点头,他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能者居上,凭什么不能者也能居上,这不就是觉得他们学子有才,所以故意针对他们的吗?

他这话说得不是很好听,话里满满都是对北方学子的歧视,这让出自北方的陈宝船很不高兴。

“谁说北方学子平庸?明明就是因为大多阅卷官都是南人,所以喜好南方华丽漂亮的词彩,

“从而不喜欢北方学子朴实的文风,此乃偏见所至。”

“顾大人此举乃打破偏见,做到不偏不倚为国求贤。”

“有何不可理喻?”

他反正是无条件支持顾兄,何况这还关系到北方学子的前程,那他当然就更站顾兄了啊。

“什么朴实厚重?”黄子澄冷哼一声,毫不留情地道:“明明就是书读少了,腹中没有几两墨水才会如此,陈大人没必要说这么好听。”

“北方学子腹中文墨少,想让他们入仕可以鼓励他们努力读书,从而超越南方的学子们。”

“为何非要给他们开后门,简直就有辱斯文……”

开后门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可见黄子澄对此事的抗拒。

他还想再骂几句,却见顾晨回过头正幽幽看着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第456章 明明就是书读少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第456章 明明就是书读少了并对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