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皮岛抗战(五)

作品:明末之白衣天子|作者:白石源中生|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9 12:24:12|字数:4866字

第258章 皮岛抗战(五)

皮岛的西部,实际上由两个山头组成。

两个山头之间有狭长的陆地通道相连,这里也有个可供船只停靠的西北海湾,适合登陆作战。只是因为这里距离皮岛的指挥中心较远,清军预估此处不会部署大量明军。

所以清军统帅阿济格命令自己的嫡系将领镶白旗纳密达率领佐领罗洛科和珠三率领六百满洲精锐负责进攻此处,希望能够打开皮岛的陆路通道。

不管清军布置的其他三路人马闹出的动静有多大,归根结底,西线的战场才是阿济格内心中谋划的关键所在。

纳密达跟随阿济格身边已有十余年时间,由普通的牛录额真(之前的称呼,皇太极军改后为牛录章京)一路被提拔到如今的梅勒章京,在镶白旗中地位显赫。其中除了阿济格的赏识以外,纳密达本人也是异常骁勇善战,战功赫赫。

清军在崇德元年入关之战中,清军大小56战全胜战绩当中,有16战都是纳密达率队打下的,此人嗜杀,除了精壮年轻人全部掳获以外,将遇到的明人老弱病残幼全部杀死,手上沾满了北直隶老百姓的鲜血。

为了帮助纳密达发动突袭,阿济格特地另外策动了三处袭击,就是想给纳密达创造机会。为了保证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阿济格还命令昂邦章京完颜叶臣负责后路支援作战,待纳密达打开缺口后,叶臣要迅速率领上千主力继续跟进。

此时的硕托已经几乎被阿济格剥夺了指挥权限,他手下的原有部队全部归阿济格调遣。

纳密达接到阿济格的军令后,亲自趁着夜色调查了皮岛西北一带的浅滩地带,通过研究后觉得此处过于狭窄,难以展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因此建议由他、罗洛科和珠三挑选两百名精锐率先登陆,后续的四百名精锐交给叶臣,待打开缺口时,让叶臣带领下跟进。

这个计划征得了叶臣和阿济格的同意。

所以当袁安邦的叛乱人马在岛东放火的时候,纳密达开始乘坐小船,趁着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靠近皮岛的西北角。

如果按照普通的明军,那么纳密达的计策很可能会成功,但是他遇到的将领是号称继承了戚家军传统的浦江营。

浦江营更应该称为浦江镇,因为他的统帅已经是身为副总兵身份的金日观,金日观的父兄四人都是戚家军的将士。

金家父子四人先是跟随着戚家军吴惟忠和楼大有等将与日寇激战于平壤城下,后跟随总兵童仲揆和副将戚金一起牺牲于辽东浑河岸边。

戚金临死前的疾呼: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

每每读之,慷慨激昂的凯歌顿时犹在耳边!

大明戚家军的绝唱,响彻千古!

金日观的父亲和他三个兄长都是牺牲在了浑河岸边,家庭内的忠君爱国教育那是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金日观长大成人后秉承父兄遗志,投身军伍之中,后回乡招募亲兵,组建浦江营。

浦江属于金华府的下属县。

很多人会问,东阳和义乌的老百姓那么能打,为何不在两地招募?

实际根据明末金华人朱大典的文章中记录的信息可见一斑:“连年征兵,东阳、义乌几无成人矣”。

朱大典的意思就是经过连年的过度征兵,东阳和义乌两地几乎已经没有了壮年男子,可见两地为了大明而牺牲的惨烈程度。

金日观回到浦江征兵,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

原本是无奈之举的浦江兵后来却用大小百余战证明:

东阳、义乌兵很强,浦江兵也不孬!

金日观麾下的核心战力就是六百名浦江营亲兵,全员配属火器,另有征募的三千名募兵。

金日观以盛长功率兵五百守卫西山头,金日观自己率兵3100人守卫中山头(东山头即为主峰烟台峰)。

四月八日深夜,西线的小规模战斗其实已经开始

百战名将纳密达率队在黑夜中悄悄摸上了中山头的滩头阵地,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明军在沙滩上布置的各种障碍物,不管是埋在沙子里的竹签、藏在沙子里的铁蒺藜、枯草覆盖的深洞还是时而炸响的石雷,都给清兵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就连清军严酷的军事纪律都无法掩盖清军偷袭的秘密性,山上的明军很快通过沙滩处尖叫痛哭声和爆炸声,知道了有清兵来袭,瞬间敲响了集合梆子声。

金日观站在最高点的指挥台,沉着应对着,四门红衣大炮全部布置在西山头,由盛长功带兵护卫,那边视野好,正好能与中山头的明军火力形成夹击之势。

这就苦了进攻的清军了,弓箭和铳弹从左右射过来,头顶上还有不时飞来的火炮炮弹,这一切都令清军叫苦不迭。

眼看着清军的进攻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之下,担心纳密达安全的叶臣,立刻下令悍将甲喇章京舒穆禄.巴雅尔图带着拜音台柱、武尔格、纳兰炳图、彰吉泰四将率领四百精锐乘船跟进,支援纳密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58章 皮岛抗战(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58章 皮岛抗战(五)并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