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撤离江华岛

作品:明末之白衣天子|作者:白石源中生|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1 08:47:59|字数:5178字

第224章 撤离江华岛

至于李时稷临死前的呼喊,张鹿安率领的桐城营不是没有返回江华岛,只是还没有来得及。

马国勇在摩尼上看到清军开始准备抢渡的时候,就立刻派人下山,然后驾船前往瓮津岛,只是瓮津岛距离江华岛直线距离也有九十多里海路,实际航程换算成海里的话近五十海里,以明末的帆船速度来说,来回怎么着也得五个时辰了。

更何况来往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条船,而是一支军队,要立刻动员全营兵力,加上必要的安排,怎么着又得增加好几个时辰了。

哪怕后世的那种组织员工进行团建活动,如果人员超过一千人以上时,光是组织大家登上大巴车都需要不少时间吧?

所以当张鹿安带领桐城营来到了江华岛西面的码头时(南面不便停靠),已经是次日的寅时,登陆时仅仅遇到了苏纳所部的小股清军的阻击,清军一遇即撤,廖自忠跟在后面步步为营,缓缓地追击。

为了更好地观察江华岛的情况,张鹿安带领着营部一路向南来到摩尼山上,看到的情况是,江华郡城那一块都已经是大火冲天,在黑夜之中特别的明显,或许是朝鲜烈士们的英勇壮举,使得江华城南的大火更加的耀眼。

张鹿安在与马国勇汇合后,更加确认一条信息,那就是:

江华岛完了。

……

数个时辰前

多尔衮在登陆江华岛后,即分派部队执行抓捕岛上王室、搜罗粮食和抢劫金银珠宝等任务。

清军的效率很高,执行的非常彻底。

只是江华南门突然响起来的巨响和猛烈的大火,还是令多尔衮有点心有余悸,他带来的部下仅有两千余人,兵微将寡,万一海面突然出现大规模的明军来支援江华岛,恐怕正白旗真的撑不住。

多尔衮的风险意识非常强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正是在他的决策下,第一时间将掳获的昭显世子、凤林大君、嫔妃和元孙等240多名朝鲜王室人员、大臣及眷属(注1),送到皇太极的身边。

然后就任命苏纳率部殿后,其余各部抓紧对江华郡城进行全面的抢劫,共掳掠到高达30万两的金银珠宝、大量不可计数的布匹绸缎以及将近上千石完好无损的粮食,清军的这些缴获,对于缓解南汉山城城下清军的后勤运输压力,起到了巨大的正面作用。

苏纳的留守也只是掩护清军将抢劫到的物资转运出岛而已。

马国勇之前已经探查过岛上的清军不多,所以张鹿安也想着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桐城营将士们经历过渡海,再到继续作战,已经非常疲惫,张鹿安便命令廖自忠不必再追击,而是撤退到摩尼山以北进行掩护防守,将其他各部人马全部转移到摩尼山休整。

次日一大早

桐城营上下早早地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被派出去分三路直插江华郡城而去。

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江华郡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除了断壁残垣以外,就是满地的尸体,连个活着的动物都见不着了。

无奈之下,张鹿安只能将各部人马全部撤回利于防守的摩尼山,只是对于未来何去何从,还真的有些茫然,只能先让马国勇带人渡过盐河,探查清军的动向。

傍晚时分

马国勇和金马尔突然架着一个朝鲜人装扮的人进营,张鹿安仔细一看,此人竟然是尹安国,尹安国看到张鹿安和朴太成后,立刻跪地大哭道:

“江华完了,世子他们都被抓了哇……”

“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尹安国颤颤巍巍地回答道:

“小臣是在汉江上趁着清军看守不注意的时候,突然跳河的,然后潜泳一段后,勉强爬上了岸,后来想着距离北虏越远越好,继续沿着海岸线往南走,正巧遇到了马参军。”

马国勇点点头,表示认可之意。

转眼间,金马儿已经弄好了一大堆火,让尹安国换下湿衣服,并找来干爽的棉衣让尹安国穿上,让他一边烤火一边说话。张鹿安又吩咐莫约日去让军医那边熬一锅姜汤,给尹安国去去寒,并让尹安国吃了两大碗米饭。

尹安国吃饱喝足以后,气色明显好了很多。

张鹿安见状问道:

“到底怎么回事?江华岛不是号称防卫严密吗?怎么这么快就陷落了?让我连增援的时间都没有。”

“哎,都怪张绅那厮调走了大部分守军……”尹安国就把张绅和黄孙茂等人的安排,以及清军的具体登陆和所做的事情都陈述了一遍。

“时稷君呢?”朴太成在旁边突然插了一句。

不知怎么的,尹安国听完后突然大哭了起来,嚷嚷道:“金议政和时稷君他们都已经殉国了,两大君也已经被清军掳走了……呜呜”

“黄监军和邵饷官如今现在何处?”张鹿安打断了尹安国的哭声。

“他们俩已经被可恶的张绅给接走了,反正没有落到北虏的手里,至于去哪里了,小臣却是不清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24章 撤离江华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24章 撤离江华岛并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