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丙子胡乱(一)

作品:明末之白衣天子|作者:白石源中生|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9 07:19:42|字数:4642字

第207章 丙子胡乱(一)

无论是见微社还是大明官方渠道,无数的线索汇聚出一条确切的消息,那就是清军正式出兵了。

大明崇祯九年、清国崇德元年腊月初一

皇太极留济尔哈朗坐镇盛京,统管后方一切军政事务,令重臣阿济格、阿巴泰分守辽东要地,以防明朝可能的侵扰。

皇太极亲自率领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岳托等满洲贵族从盛京出征,麾下兵马几乎均为各旗牛录中最精锐的精兵,每牛录精选马甲15人,步甲10人,护军7人,加上从属的蒙古各部和汉军,提供运输支援任务的余丁和包衣等,总数号称十万之众,开始出兵征讨大明的属国朝鲜。

朝鲜历史上所称的“丙子胡乱”正式爆发。

皇太极发动侵朝战争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第一条就是继续执行既往战略,彻底剪除大明外部羽翼;第二条就是阿济格建立的战功,让阿济格在满清贵族中的地位飙升,皇太极势必要拿出更重要的战功出来,才能让刚刚登上的皇位更加的牢固。所以这次“丙子胡乱”势必要与九年之前的“丁卯胡乱”不同。

上一次的“丁卯胡乱”中,后金大军是以阿敏为帅的,除了阿敏本人曾经有称王朝鲜的打算外,其他后金大臣几乎都是以疯狂地掠夺人口和财产为目的。

“丙子胡乱”发生前两年的天聪八年,皇太极率军西征,虽然一度打的非常被动,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一度陷入荒漠之中,粮草和水源缺乏,皇太极一度需要亲自率队打黄羊充饥,最后多亏了昏庸的大明宣府巡抚沈棨的资助才逃脱升天。

可以说皇太极的军事能力在满清之中并非顶尖的存在。

但是他的运气很好,一直以来与清朝为敌的察哈尔部可汗林丹汗开始采取的战略是联络大明,可惜大明不给力,不愿意参与,林丹汗无奈只能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弄得后金兵疲惫不堪。只是林丹汗出逃后不久不幸身染天花,很快便病死于青海湖。

林丹汗的妻子苏泰、儿子额哲亦于次年携带和氏璧“传国玉玺”向皇太极归降,漠南蒙古各部见势相继向清朝臣服;

清朝在与明朝的战事当中也是节节胜利,不久前的入寇之战中,56战全胜,在此情况下,皇太极断定明朝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支援朝鲜。

因此,皇太极这次能够一心一意地对朝鲜进行征讨,而丝毫不用担心己方的后顾之忧。所以这次攻打朝鲜之战绝对不会像“丁卯胡乱”那样草草收场,而是要将朝鲜完全征服,以彻底打碎明朝对后金构筑的弧形包围圈,将朝鲜纳入清国朝贡体系乃至于实际管辖范围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皇太极在出兵前三年,就派遣了多路使者和间谍来往于盛京和汉城两地,这些使者和间谍对朝鲜的沿路侦查是无所不用其极,皇太极得以对朝鲜国内的虚实一清二楚。

皇太极本人此次御驾亲征,率领的几乎是整个清国最精锐的力量,这是狮子搏兔的态势,清军都是虎狼之师,面对的则是疏于战阵的孱弱朝鲜之旅,完全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很明显这次进攻更多的是皇太极的立威之战。

皇太极任命心腹智将岳托主持前线出征事宜,抽调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强悍战将舒穆禄.扬古利为前锋大将,以满清巴图鲁瓜尔佳.鳌拜和正黄旗护军统领瓜尔佳.图赖兄弟为扬古利的左右护军使,让他俩以学习态度协助扬古利掌管前锋大军。

可怜年逾古稀的扬古利刚征讨完大明,几个月的时间内,跋涉几千里地没有休息,就被皇太极拉来充当前锋使用。但是扬古利本人却没有丝毫的不满情绪,反而是豪气万丈,老当益壮,志得意满地率领三千前锋大军一往无前地出发了。

由此可见此时的满清真的是那种蒸蒸日上的局面,几乎所有的满清贵族都是那种闻战则喜的格局,不畏劳苦,杀气充盈!

扬古利率领前锋大军经过了七天的行军后,于十二月初八凌晨抵达鸭绿江岸边的镇江(后世的丹东境内)。

此时镇江城内已经汇聚有清国户部承政兼水师提督马福塔和前锋大臣劳萨,他俩是提前赶至,主持粮草物资运输任务的。他们俩接收了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带过来的全部水师力量,强渡鸭绿江完全不是问题。于是和前锋大军副将鳌拜提出趁夜渡河,猛击措手不及的朝鲜边防大军,但是被超品公扬古利所制止。

扬古利在满清军中威望卓着,前一秒还是吵闹讨论的大帐,扬古利稍微扬起手来,立刻就鸦雀无声。

扬古利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默默的披上大髦,身后的劳萨急忙趋步上前,帮助扬古利整理好披风,扬古利缓缓地系上脖子前的绳索,然后缓缓地走出了温暖的军帐,朝帐外山岭上走去。

军帐内一般年轻将领不明所以,纷纷硬着头皮跟随扬古利走出去,扬古利观察了一阵,口中只是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07章 丙子胡乱(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第207章 丙子胡乱(一)并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