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造炮手薄珏

作品:明末之白衣天子|作者:白石源中生|分类:历史|更新:2024-01-21 07:19:57|字数:4584字

第156章 造炮手薄珏

张鹿安和马应魁等人聊着聊着,肚子就咕咕作响,刘佐临让店家安排了晚膳,吃完以后,张鹿安因为赶路实在太困了就睡着了。

梦中,张鹿安化身为一个金甲猛士,单枪匹马冲进敌军的千军万马之中,七进七出,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

次日一大早,仍然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张鹿安心情很好,在姐夫马应魁的带领下,准备绕着安庆城墙转一圈看看,张鹿安昨晚就已经见识到了安庆府城的繁华,有意将家里的生意和钱庄开到安庆来,第二天逛逛安庆城也有一种亲自选址的想法。

张鹿安和马应魁通过城内梯道,走到城墙上,进入口时,马应魁出示了腰牌,值守者才放张鹿安一行上城。

张鹿安站在盛唐门城楼处,看向不远处的盛唐码头。

就听见一声响:“开埠喽”。

接着就看见盛唐门大开,早就等待一边的各种商贩纷纷排着队开始进入安庆城。队伍的两边则是安庆土着们,早就摆好的早食摊位。

这个时代没有城管,对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人是非常宽容的,官家是乐见其成的,最起码解决了很实际的民生问题。这好看那好看,这不许那不许,表面功夫做的再足,也做不到老百姓的心中去。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什么?民生问题。

张鹿安的感觉很好,不住地对跟在身边的刘佐临和张孝吴说着话,希望他们抓紧找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再联络登州那边,抽调人手,以后要常驻桐城了,最起码要把钱庄给建立起来。

对于安庆这种商品经济特别发达的地方来说,张鹿安完全可以把北隍城岛那边的海产品等货物运到此地,然后再换取众多的其他商品。

刘佐临和张孝吴在旁边答应着。

只是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估计也很难实现,按照原来的计划,张鹿安还要单独拜见王公弼和张国维。一个是直属的上级,一个是引路人,有些问题还是当面问清楚比较好。

张鹿安跟在马应魁后面继续走着,突然马应魁停了下来,指着一门炮问张鹿安道:

“鹿安,你看看这门炮有何不同?”

张鹿安将视线下移,看向马应魁指着的方向,看到一个巨大的炮筒,直接朝向江面,炮筒被用螺栓固定在一个铁架车上面,炮身可以围绕铁架车车轴上下改变角度大概三十度。铁架车车轮的辐条之间,竟然横着一根硬木,硬木的两头又有铁链拴住钉在砖下,显然起着固定作用。炮身是那种青黑色,并没有其他铁炮那样常见的铁锈。

更为奇特的是此炮从炮口到炮尾是越来越粗,总共五个箍结,第五个箍结上开个小口,应该是装引线用。炮身尾部有一个耳环状,耳环的上面系着一根小手指一般粗的麻绳。

马应魁走向前,用右手拉开一个卡扣,然后拉动麻绳,一个黑洞洞的炮口就露了出来。

张鹿安蹲了下来,透过炮管往外望去,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鹿安,看这里。”马应魁指着一个带着玻璃的圆筒,而这个圆筒是半固定在炮身上的,可以左右转圈移动。

张鹿安这才发现,然后用手拨动圆筒,透过圆圈往外望去,码头上忙碌的工人的距离瞬间被拉近,张鹿安估计,这个至少是个四倍镜。不由得心里大吃一惊,立刻脱口而出:

望远镜!

“望远镜?这个名字也挺好,不过薄珏还是称其为千里镜。其实千里镜早就出现过,只是火炮上装千里镜,这是亘古未有之事。另外桐城的圆形城墙也是大明的独此一份。鹿安有没有感觉到安庆此地还是蛮有意思的?”马应魁笑道。

“薄珏?”

“没错,薄珏,字子珏,苏州府人。张抚台张大人前几年在江南治水的时候,偶然间在苏州府长洲发现的一个军器大才,去年邀请他来安庆铸炮,薄珏连铸多门大炮,并且别出心裁在炮身加装千里镜,使得打击效果更加的精确。去年献贼来犯的时候,在安庆北门外没少吃亏。”

张鹿安内心巨震,自己一直存心想要建立自己的武器产业,一直没有人才引领,眼下不就是有个兵器大才么?

“姐夫,这个薄珏现在何处?有没有可能为我所用?”张鹿安太着急了,直接说了出来。

“鹿安,薄珏现在就在安庆府城内,只是他乃抚台大人的人……”

张鹿安这才发觉自己还是太急躁了,很多时候急不来的,赶忙转移话题问道:“姐夫,我看这炮一点也没有生锈,应该不是铁炮吧?”

“当然,这是铜炮,铁炮太过于笨重,关键还容易炸膛,炸膛以后对于周边的炮手的危害巨大。铁枪铳也是一样,所以大明的将士们都是宁愿用大刀和弓箭,也不愿意用大、小铁炮。

相比较而言,铜炮不光重量轻便,而且比较容易铸造成型,只要不是过度使用,也几乎没有炸膛的风险,经久耐用。就是价格太贵了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白衣天子第156章 造炮手薄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第156章 造炮手薄珏并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