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筹饷

作品:明末之白衣天子|作者:白石源中生|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5 08:12:21|字数:5414字

第66章 筹饷

骑兵将领的人选确定好,刘廷桂又安排刘佐临和刘壮国把骑兵的营房和住所给安排好,让他们能够安顿下来。

等刘廷桂和张鹿安回到中军大厅后,众人又开始讨论下一个议题,那就是筹饷问题。

目前粮饷的来源主要就是三块,一个是之前张氏老宅分家所得的七万两,一个是从淮安领取来的不足色不足额的军饷,第三个就是从张一川的老营里抢夺来的那一部分。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战损巨大,除了各种其他损失外,加上救助百姓的粮饷花出去的钱,都是海量,关键还得负担东阳的烈士未曾发完的抚恤金的发放,以及历次战斗中牺牲的将士们的抚恤金发放、伤残者的一次性补偿金。

加上这次去安庆买马和物资的钱,恐怕已经很难坚持到明年年初领取新的军饷了,况且军饷也不会足额发放的,新的筹饷措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要不,还是由我再去一趟登州吧,去看看那边几个月过去了,发展的怎么样了。”张鹿安提议道。

其实张鹿安心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初让刘体仁在张一川的老营埋下了一批金银珠宝,这次准备一块给取了来。

几个人想了一下,张可道、陈新薄和陈利昭等在登州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都是有伤在身行动不便,除了张鹿安,目前还真的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前往登州,只能张鹿安前去。

至于正阳关的安保问题,由孟大海全权负责,新兵训练由陈利宝全权负责,招兵事宜由刘佐临挂帅,带着刘体谦和刘济宽继续招募兵员。

张鹿安则提出带一些人马一起前往登州,相应的通关文书由刘廷桂三天内全部给办妥。

于是在张可道和陈新薄的建议下,张鹿安带着以下人等出发了:

陈新天负责与沿途政府官员打交道,在大明境内,想要通关文书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还得有明事理会打点的人;

刘体仁,负责找到埋金点,张鹿安知道瞒不住,跟张可道和陈新薄提到过;

张孝吴,这段时间刚把霍丘和正阳关的信鸽分巢,也是忙的很,但是张鹿安还是决定让他把手里的活先放下,先跟着一起检验一下,沿途的信鸽站的效果如何;

让盛长翔带着二十名精锐骑兵、孟大石带着新选入三十名骑兵一起,充当机动力量,护卫往来;

左忠禹、许若襄,他们是得知登州闻香教教内出现问题,准备一起前去打探一下消息,张鹿安则是对左忠禹有新的想法,就带着一起走。自从妹妹许若云在霍丘城外去世后,许若襄感觉特别孤单,最后在陈新薄以及夫人刘氏的撮合下,许若襄经过考虑,最终还是嫁给了左忠禹。用后世抗战期间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结成了一对革命伉俪;

让孟大力带着六艘沙船、漕船以及相应的水手102人,加上新招募的水兵100人,进行沿途训练。

选定了黄道吉日,张鹿安一行在四月底出发了。

一路上,张鹿安都在和陈新天以及刘体仁商议着如何才能扩大收入来源,毕竟不可能指望朝廷的,朝廷现在自身难保,但是让凤寿右营跟其他营头一样,到处抢掠,那又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当初梅山营建营之初就已经确定好的。

为今之计,只能是开源节流,节流的话,就是骑兵暂时控制在当前的范围内,不会随意扩大规模,然后就是装备上面,除了现有的装备,也暂时无法安排新的装备入编。

开源的话,除了正阳关和霍丘东、北部被开辟出来的土地,就看夏收情况如何了;另外的事就是开辟新的经济来源。

张鹿安简单的向陈新天和刘体仁介绍了一下登州的具体情况,首先北隍城岛,岛狭民疲,是不能有太多指望的,他们能够养活自己就算表现不错了。

虽然引进了海带,并且被种植成功,马上快到收成的时节了,只是张鹿安当初明确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根本不能拿出来进行销售。

所以思来想去,只能指望张富所经营的逍遥城了。

张鹿安当初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登州经过一系列的战乱,居民所剩无几不说,财富更是被掠夺殆尽,逍遥城的位置并不算中心点,不知道能否吸引那么多人过去消费。

因为战乱问题,加上信鸽路径还没有完全安排好,已经很久没有登州消息了,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张鹿安是有意将信鸽纳入到见微社的管辖范围内的,所以带着左忠禹先是来到了五河沱湖一带的信鸽基地,视察了一番。

接着又来到了云梯关,见到了郭小文,郭小文很明显不适应这种枯燥的生活,向张鹿安一直抱怨,希望能够换一种生活环境。

张鹿安思考了一下,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就问郭小文道:

“那你是打算去哪里?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最好是热闹一点的,就像扬州、江宁或者苏州那样热闹的地方。”郭小文腆着脸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白衣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白衣天子第66章 筹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第66章 筹饷并对明末之白衣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