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兄弟故地相逢

作品:东晋,我来了!|作者:千户陈公|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4 18:35:23|字数:8052字

中原几十年来处在战火之中,“礼乐分崩,典文残落”,洛阳几经易手,大多数时期处在胡人统治之下。

陈望仿照汉光武帝举措,戎马未歇,先兴文教,重修并启用城东南曾经举世闻名的洛阳太学。

那可是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世界上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

尤其以东汉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人数最多时达三万余人,出过曾位居三公的鲁恭、李固等大臣,以及李膺、陈蕃、贾逵、崔骃、张衡、王充、郑玄等学者名流。

陈望命文学掾崔达主持管理,聘请经儒饱学之士任教,教习君子六艺,为兖州培养后继人才。

接下来他又亲自视察了全城三百二十个坊,每个坊有四个门,几十户百姓,四周围有坊墙,像一座座小型城堡,这是曹魏时期为了防止民众造反所建,给百姓出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陈望命王忱安排人全部拆除。

除了连接外城的东西南北四门有四条大街,洛阳其他街道都不直通,全部为丁字路口。

也是为了万一敌军攻入城内,做有效的军事防御,使敌军不能迅速占领全城而建。

陈望下令做了街道贯通,所涉及的房舍统一征收,给民户补发拆迁款,可买房也可以找洛阳太守李暠安排异地而居。

一系列惠民措施下来,洛阳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感恩戴德。

陈望再写信给陈安,由于姚苌自立(史称后秦),靠陇西较近,做好黄河防御,另吕光那十万氐秦精锐随时有回来的可能性,也要多加关注。

这是陈望现在唯一一件如鲠在喉的心事,但当时不放吕光穿过凉州,苻坚就要先进攻兖州及凉州,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陈望又给太后老妈和大娘分别去了信,信中提及刚刚光复洛阳,百废待兴,待大局稍加安定,将回建康探望二老,顺便朝见天子述职。

四月二十五,下午。

陈望刚从北邙山视察穆崇部的黄河岸边防御情况回来,伏案签署公文。

忽然听到大堂上有脚步声响起,起先以为是幕僚呈送公文,并未在意。

只听耳畔响起了一阵大笑声“哈哈哈……”。

他抬头一看,一个久违的熟悉面庞正笑容满面地看着他。

陈望以为是错觉,使劲眨了眨眼睛,大笑着从座榻中站起,绕过案几高声喊道:“二弟!”

说罢,二人紧紧相拥在了一起。

良久,两人分开,互相打量着对方。

“兄长,你瘦多了。”

“二弟,你一点都没变样子,这些年在晋康郡尽享清福啊,哈哈哈……”

“是啊,一晃七年,无忧无虑,在晋康郡耕种捕鱼,游山玩水,悠哉游哉,真是不想出来做官啊。”

“那可不成,你不帮我,谁帮我?不对,也不是帮我,是为我们父亲的遗愿,振兴颍川陈氏。”

“哎呀,兄长,你一个人振兴足矣,我去谯郡寻你才得知你率军西征了,四个老婆仨儿子俩女儿,人丁兴旺啊。”

“哈哈哈,你小子尽胡言乱语,我哪有那么多?你呢?讨了几个老婆,生了几个儿子?”

“哎哎!那拓跋鲜卑的母子俩不也是嘛。”

“义子,只是义子,拓跋夫人我从未想过染指于她,也不敢,你看看你两位大嫂如狼似虎……”

“小弟也有俩儿子,大的五岁叫做陈午,小的三岁叫做陈牛,我观拓跋夫人和小涉珪都不错,和三位大嫂甚为和睦,都那般年纪了,纳了行了。”

“噗……陈午,陈牛……”陈望不禁哑然失笑,也岔开了贺蔚和拓跋珪的话题,“哈哈哈……幸亏你想的出来。”

“午儿出生时是个正午,那边不比谯郡,天气四季燥热不堪,鲁之生他时满身大汗,就像掉入了水坑里,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就叫陈午了。老二出生时,家里的耕牛不知为何叫个不停,我随口就起了个陈牛这个名字。”

“啊,啊,哈哈哈……你牛,你真牛啊二弟。”陈望忍不住大笑起来,“人家儿子出生都天降祥瑞,什么龙飞凤舞,天空赤红,百鸟鸣啼,你这出来个牛。”

陈顾一本正经地道:“耕牛嘛,农人的依靠、是财神,传说炎帝不就是牛首人身嘛。”

“啊,啊,哈哈哈……对对对,愚兄倒是孤陋寡闻了!”

说罢,二人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陈望许久没有这么高兴了,虽然互通书信,但已经和二弟一别近七载了。

他拉着陈顾的手向后面中堂走去,边吩咐着骁骑营亲兵道:“去传命所有在洛官员,今晚到府里晚宴,为二公子接风!”

“还二公子呢,都快三十的人了,应该叫二爷了,哈哈哈……”

两人边说笑着,边走向了中院。

一进中院,陈顾就看见周全在院子里练剑,他高兴地喊道:“老周,多年不见,一向可好?怎么剑法越来越慢。”

周全一见是陈顾,也罕见地露出了笑容,“二公子,周某现在以练气为主。”

“啧啧啧,老周高明啊,这是人剑合一,融为一体,这境界,别自己偷着练啊,今晚传授我几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东晋,我来了!》,方便以后阅读东晋,我来了!第44章 兄弟故地相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晋,我来了!第44章 兄弟故地相逢并对东晋,我来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