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中医交流会

作品: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作者:就爱啃猪蹄儿|分类:其他|更新:2023-08-03 08:13:19|字数:8776字

第191章 中医交流会

转眼,到了周六,

李林和李少坤约好了一起去清远大酒店参加中医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

到了酒店门口,中医协会的汪处长已经在门口等待,到不是专门等李林他们,而是人家在等每一位专家,

协会里面专家的分量比较重,反而是像汪处长这些管理人员地位不高,毕竟这些个专家你不知道人家认识哪位领导,

而且协会也离不开这些专家。

汪处长一看李林和李少坤,就赶忙热情的打招呼,

“哎呀,这不是两位专家嘛,欢迎两位专家能够赏光啊!”

李林和李少坤也连忙寒暄两句,

“应该的,应该的,毕竟都是咱们协会的一份子嘛!”

“是啊,汪处长这么早就在门口,真是辛苦了!”

完事,汪处长热心的指导两人签到,

其实这些两人都是熟门熟路,不过也不好打击人家的人情。

交流会的流程很简单,首先就是中医协会的会长还有一些想要发言的常任理事,发言。

“中医永远是人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中医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医疗保健工作是医疗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中医文化的核心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

我们要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探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内容和方法,传承创新!”

“……”

然后就是自由交流时间,偶尔有门路的患者也会找上门来,大家也都不拒绝,还能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在后世中医可以分作为传承派和学院派,

学院派指的就是上正规医科院校的这些人,传承派指的则是师承传承或者家族传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传承派都是不怎么瞧得上学院派的。

同样,学院派也不怎么瞧得上传承派,两者互相看不惯。

大多数情况,传承派的中医人学历都不怎么高,人的精力有限,小时候大多数精力学了医,文化课往往就跟不上,考大学看的可都是文化课成绩。

所以大部分学院派学历高,头衔高,看不起传承派,认为这些人都是野路子。

而传承派的也认为学历派的人分散精力,没有底蕴,博而不精,

后世咱们一般找的中医大夫大部分都是学院派了,正儿八经的传承派已经很少,即使有,大部分咱们普通老百姓也接触不到。

不过现在的话,大部分还都是传承派,还没有学院派一说,

传承派自古到今一直存在,具体发展到现在又分了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学派,火神派等等各有各的擅长。

就像李少坤就是伤寒派的,他们尊张仲景伤寒之说,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

当然了中医治病,殊途同归,到了最高境界,也就不拘泥于哪个派别,李少坤的老师,李行正,李老最初也是伤寒派起家,但是他现在治病用药已经不拘泥于伤寒,称得上一代大家。

相比起来李少坤还是要差一些。

今天的交流协会也并没有出现像李老一样的国手级人物,毕竟到了他们那一步,都是非常繁忙负责最高领导层的保健任务,

而且这也只是首都市中药协会而已,来的大部分都是和李少坤差不多的,水平有,但是没到最高。

李林这会儿正在和李少坤和温病学派的崔少阳聊天,

其实主要是李少坤和崔少阳争论,他们两个学派相对论说争议较多,只听李少坤说道:

“《难经》有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温病也完全可以用仲景伤寒方来治疗,如《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等,都可以治疗温病。

所以说,温病也属伤寒,老崔你着相啦!”

崔少阳一听大怒,

“你放屁,伤寒是寒邪,温病为热邪,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再说了,伤寒由肌表入,为横传,所以伤寒分六经。温病由口鼻入,为竖传,所以温病分三焦,分明就是两种不同的体系。”

接着崔少阳一扭头看向李林,说道:

“李大夫,伱说我说的对不对!”

李林闻言有点头疼,每次都是这,也不知道两个完全对立的人咋成好朋友的,

你说也怪了,俩人每次见面都吵,但是越吵,反而感情越好,也是稀奇,

其实,按照李林的理解,广义上伤寒是包括温病的,只不过它详寒而略温,治温之法较少,且未成体系。

再加上过去有一些伤寒派的学艺不精,用寒凉之药误诊温病也不在少数。

所以两派对立明显,明清时期由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第191章 中医交流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第191章 中医交流会并对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