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墨西哥人的死亡观

作品: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作者:九九二零幺|分类:科幻|更新:2023-09-03 07:17:31|字数:4978字

死亡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说: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活着,讲究一个畅快淋漓,讲究一个不留悔恨。

死了,讲究的是一个“身后事”。

死了不要紧,要看死了以后,会不会还持续不断的对这个世界造成各种影响。

突出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美国人说:在还没死亡以前,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富兰克林)

别看美国人强盗惯了,他们做出各种各样的罪恶之事。

但他们之中也有一点点明白人,知道人这一生的价值,仅在死后才可明见。

英国人也会说:“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遭。”(莎士比亚)

德国人也说:“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歌德)

或许这有些片面。

但这里要说的是,对死亡的观念,其实有一个特别普世的观念。

那就是“身后事”观念,只要是人类,基本上都会对这一说法,有一定的认同感。

死亡,不是终结。

评判一个人的功过,要看你死去以后影响。

“因为我们来过。”

这话说的真不差,死后才是真正的活。

可是对墨西哥来说,他们也曾经有璀璨的额文明,他们的看待死亡时也会认同这一观念。

但他们有另外一点,比较独特的东西。

这需要从中美洲说起。

崇死。

骷髅、风干了的尸骸、腐烂殆尽之后的遗蜕。

以这些东西为标志,崇拜死亡本身。

这让中美洲将原始生死观进化成为了以骨文化和祭祀文化为主的死亡观念。

死亡,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方式的起点。

死者在棺,生者狂欢。

类似中国的对一些老人无疾而终,儿孙满堂式的圆满喜丧,只是墨西哥人认为,死亡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死亡是必须面对的东西,与其恐惧它逃避它,倒不如勇敢面对乐观拥抱,延续逝者未尽的理想和未能尝试的人生,去最大限度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因此,他们有了本土的亡灵节。

功能上,类似清明节,但实际上,这个节日却是狂欢节。

是从阿兹特克时代留存下来的“牺牲节”的现代平替。

但墨西哥是复杂的。

他们不仅有亡灵节,还有天主教的万圣节。

还有西班牙天主教的诸圣节。

各种成分混合而成,最终成为“幼灵节”和“成灵节”。

一个用来欢迎早逝的未成年人回家省亲,一个则是用来欢迎成年亡灵回家接受亲人的祝福。

每年的11月1日为幼灵节,11月2日为成灵节。

但他们这种面对死亡的豁达,其实并非完全是他们传统和宗教的融合。

更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墨西哥从1821年就独立出来,但从那时开始,墨西哥就从未有过安宁。

推翻西班牙空降来的皇帝,但英雄却成为了巨龙,伊都维德上校称帝了,成了新的墨西哥皇帝。

只是这皇帝只做了10个月,他又被推翻了。

内战持续进行,直到1824年才平定下来,成立了墨西哥共和国。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安宁下来。

而是噩梦的开始。

分分合合,内战不休,军阀到处混战,宗教互相攻扞。

中间几次分裂,几次合并中美洲,有数次被美国侵略,甚至还将地皮直接出售给美国。

但顽强的墨西哥人撑过来了。

只可惜,苦难之后,是更深的泥潭。

其实早在他们独立之前,就可窥见端倪。

那就是1823年的门罗主义。

美国把整个美洲视作他们的殖民地,容不得任何人触碰。

墨西哥无论怎么挣扎,都是美国的厕所。

他们的经济有好的时候,但更多时候,就像是臭水沟一样毫无拯救的意义。

贫民窟面积从1952年开始,一路狂飙,赤贫指数从未下降,或者说,越扶越贫。

对于下层人民来说。

走在街上,要小心黑帮枪战,卷进去非死即伤。

在家躺着,得关好门窗,以为内会有比你更加走投无路的人,试图从你身上找到今天的午饭。

出门工作,则是需要眼观六路,因为你很可能会成为毒枭们用来针对你所供职的公司的工具,不过不要误会,他们只是想把你的尸体吊在公司大楼前去向你的公司展示凶残的手段。

就连去读大学都无法保证生存,因为政府机构会勾结军队以及黑帮闯进你的学校,把你和你的同学绑到森林里分解成块状。(事后轻描淡写的说:杀错人了)

就算你孑然一身,平民一个,啥也不趁,你的肠道也可以成为运送高纯度毒货结晶的载具。

没有人知道墨西哥城下水道里的尸体有多少。

也没有人关心。

在这环境下,就算真的怕死,真的想要逃避死亡,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方便以后阅读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第69章 墨西哥人的死亡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第69章 墨西哥人的死亡观并对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