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和分家没啥两样

作品:胎穿五零后不得已才下乡|作者:炉沣市的白公主|分类:现言|更新:2023-06-23 08:17:45|字数:6110字

“正好,这不因为家里的孩子也多,同时也都大了,所以最近两年家里的花费也就多一些,现在木箱子里也没剩多少钱,一共就剩下10块8毛3分钱,大家可以数数!”

真是没有想到奶奶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李婶说的没错,正好和账本上的记得一样。”蔡同志说

“确实没有错,她李婶,你这账记得可真是没的说呀!

每一样花费都记的清清楚楚,而且什么时候买的什么,在那里买的,可是一点都没有落下。”

“我看看,拿给我看看。”

“不信你就看?”

“还真是,李婶子这账可以说不比厂子里的会计差。”

“是吧!”

“确实是!”

“河小子……你说这个钱?”

“叔爷,这个钱就留给娘吧!我娘她以后带着暖丫头不容易,就都给她吧!”

“不用,老婆子可不敢要,怕到时候还不知道有人怎么说我这个婆婆呢?”

“还真有可能,昌河家的这个媳妇,平时看着挺好的,真是没想到会是这种人。

还是李婶说的对这钱呀!还是不要的好,别到时候我们都走了,有说李婶仗着年纪大,贪污了点钱!”

“还别说这吴家的人,到时候还真有可能在外面败坏李婶子名声。”

“那,炳睿家,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钱。”

“暖丫头虽说过继给了老三,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老二的闺女,再说了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亲妈的喜欢,这个钱就给她吧!

老婆子打算过两年送这个孩子去上学,到时候就给这个孩子交学费吧!

听说现在孩子的学费一个学期2块5毛钱,这样能供应到她上二年级。

还有就是老婆子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平时还可以糊掉火柴盒赚点零花,再加上政府给的补助金,怎么也能供应她上完小学。

至于以后是不是还有去上学,那个到时候再说吧!”

“切,什么人呀!说是给那个死丫头,不还是拿在自己手里吗?这话谁都会说!”

“娘说的没错!”

“少说两句,不知道现在不是我们说话的时候吗?还嫌弃不丢人是吧!”

“这个办法不错,河小子,你娘说的也对,不管怎么说暖丫头也是你闺女。

虽然过继给了溪小子,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孩子身上还是留着你的血,即使是过继出去,说到底区别也不大。不都是你的亲闺女吗?

你好好把她养大,到时候不比养儿子差!”

“叔爷这话说的没有错,这闺女虽说过继出去了,可是也不是过继给其他人,而是自己的亲兄弟,最关键的是,兄弟早就没了,也就是个名分的问题,不都是从小就养在跟前吗?

这和没过继出去真没什么差别!”

“这话说的没多,还有就是刚才叔爷说的也对,昌河呀!

你可得听咱叔爷的,你没看到前街老谢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吗?”

“谁说不是呢?

这老谢家,一共五个儿子,就因为不喜老二,就把他从小就过继出去。

现在倒是好了,这不前不久瘫了,养在跟前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进跟前的。

还不是他那个过继出去的儿子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到他跟前伺候他。

你是不知道呀!我前几天可是亲眼看到的,这老谢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在哪里一个劲的说对不住他们家老二呢?”

“这事我也知道!”

李昌河想了想老谢家的情况,几个儿子可不是被他婆娘养废了吗?再看看自己跟前的三个儿子,可不都是让他们娘养的和老谢家四个儿子差不多吗?

想到这以后,自己将来万一哪一天也和老谢一样,那可怎么办?

还有就是,暖丫头是在娘身边长大的,以后不管将来怎么样,也不会忘记自己这个爹,就像大家伙说的一样,自己以后还是对这个孩子好一点吧!

就赶紧说“叔爷,您放心吧,小子知道该怎么做!”

这老谢家的情况还真是这个样子,都是他们老二心疼儿子,觉着儿子是个宝,这不长大了和他们娶上媳妇不说,等老的需要用人的时候,人家反而不认爹娘了。

“那就好,既然你心里想清楚了就行,昌平?”

“在呢?叔爷!”

“老头子说什么,你就写什么”

“好的,叔爷,没问题。”

“1956年12月17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初六,今李炳睿家的要和李昌河家分灶不分家文书:

一炳睿家住原来的屋子,并带着昌溪家的暖丫头住东屋,厨房和柴房现在也归她们两个用。

二除了鸡归炳睿家,铁锅一后以及用具留一套以外,其他按人口分。

三粮食以粮本为准,炳睿家和暖丫头单独分出去,其他的归李昌河一家。

四李昌河每月给老娘3块钱养老费,50岁以上给4块,60岁以上给5块,以及每月给10斤粮食,至于端午、中秋、春节就另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胎穿五零后不得已才下乡》,方便以后阅读胎穿五零后不得已才下乡第10章 这和分家没啥两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胎穿五零后不得已才下乡第10章 这和分家没啥两样并对胎穿五零后不得已才下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