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之朱门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9-01 00:35:53|字数:5410字

康熙三十七年。常常闹旱灾的陕西,难得,连日春雨淋漓。

对农家来说,这是好事;对镇守于肃州,也就是如今甘肃酒泉市附近的孙思克将军来说,这湿气颇折磨人。

戎马一生,他年过七十,浑身病痛。

尤其右臂,曾经重伤。一遇上湿寒的日子,便酸痛难忍。

“承恩!承运!”

喊声刚落,院子里不惧斜风微雨,正在练习弓箭的两个男孩子,便飞快地跑进屋子里,听候差遣。

一高一矮,长期随军伍在黄沙戈壁上磨练,都比长于富贵中的同龄官宦少爷,更成熟、外表更粗糙些。

那是岁月给两个少年,留下的成长印记。

孙思克自认,要当将军,应像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直到五十几岁,实在不能拖延下去的年纪,才在康熙的频频催促下,匆忙成家,生下三个儿子。

最小的,还不堪孙思克使唤。他从不溺爱儿子,就把他们俩,当亲随用。

“父亲,儿子在。”

“去寻一帖膏药过来。”

“哎,这就去。”

大点的长子承恩十三岁,拉着十一岁的弟弟承运,去耳房里找药。

“我一个人能行,你去院子里,把家伙收起来。不然待会儿,父亲看见咱们糟蹋武器,会生气的。”

“哥哥,院子里有人。我倒是不怕。但看这样子,他们是来找父亲的。你出去,更妥当些。”

“哦,是吗?”

孙承恩往外探头一看,还真是自家外头管门房的管事,带着个农民装扮的黑老汉,站在雨里说话。

“那,你找药。我出去看看。”

他刚走出来,管事连忙丢下那个老人,凑上来打千儿请安。

“大少爷好。老爷这会儿,可得空吗?”

“你先说什么事。”

“是。那个人。”

管事不着痕迹地,用手快速指了指站在院门口,不知所措的访客。

“他是从前老爷手底下,一个听差的爹,叫张拱。打噶尔丹的时候,那听差得病死了。他家只有这一个儿子,再就是,五个闺女,都嫁了人。老爷吩咐,这老汉,府里负责养活。”

孙承恩因为是长子,早开始渐渐接手庶务,一听就明白。

“他要多少钱?数额不大,账房领银子。”

“哎哟,少爷,要只有这点事,小的还能进来打扰老爷吗?这张老汉,往常硬气得很,从来没拿过府里的接济。他难得自己上门来求告,一二百银,小的就做主支了。他开口就是一千两。一来,府里没有这些个现银;二来,刚过完年,各家都不宽裕。要出去挪借,小的得讨老爷的示下。”

能入孙思克的眼,跟将军府来往的人家,大多门风正派。

换句话说,不受贿、不盘剥属下,日子过得,不大富余。

孙承恩对管事的处置很满意,连连点头。

“好,你去招呼他吧,我去问父亲。”

孙将军对张老汉反常的举动,颇为好奇。左右眼下正是难得的太平年岁,他正好有清闲功夫,于是叫长子,把张老汉带进来。

“乡下人老实,你别吓着他。银子,让管事准备吧。”

孙承恩出去筹措款项,弟弟帮父亲上完药后,服侍着在稍微暖和些的厢房见客。

张老汉即便穷,也穷得有精神。高高瘦瘦的个子,老树皮般粗糙的皮肤,笑起来总令人感觉不自然。

因为他平日里,是乡民们的主心骨,不苟言笑。年纪一大,就忘了该如何微笑。

“给将军、小少爷请安。”

他待要跪下去,动作拉扯着浆洗到有些干硬的粗布衣服,哗啦啦地响。孙承运早跑过去阻止,请他在椅子上坐好。

“不用这样。请喝茶吧。”

张老汉抿一抿起泡的嘴角,没有接孙承运放在案上的茶杯。

“我是粗鄙的人,糟蹋府上的好茶叶、细致瓷器,这是罪过。何况,又是来借贷的。”

他在怀里摸索了一会儿过后,把一张薄薄的宣纸,从里头掏出来。

“请将军明察。我们不是没脸没皮的人。一千两是借的,年底收了粮食上来,就如数奉还。”

孙承运看了眼父亲的眼色,把那张契约,接在手里,然后呈给父亲。

孙将军打开一看,被震撼到,半天说不出回话。

满满一张纸,大大小小,印了得有上百个指印。借条上面只有几个字,简单表达了,借贷数额、归还日期。

他见惯了死人,一闻就知道,这不是朱砂印,而是血指印。

这么多人,都迫切地,需要借钱......

“张大哥,你们那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你要说出来,我才能帮你们,想辙解决啊。”

“不,将军。您肯借,咱们就是感恩戴德了。县令老爷说,随便我们去哪里告。去京城告御状都无妨。他不怕。”

“岂有此理!你细细地说,不要畏缩!别说皇上,他,我就整治得了!一个县令而已!”

张老汉在孙将军的反复催促和鼓励下,终于鼓足勇气,打开了话匣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序章之朱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序章之朱门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