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财产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8-06 18:10:30|字数:4426字

多布还没完全习惯进宫的规矩,第二天起来,甚至有点起床气。

窗外几乎完全是黑夜。济兰比他俩起的还早,熬了鸡丝粥叫人送过来,多布这才不生气了。

董嬷嬷因为海枫把收拾嫁妆的事情,交给了她,昨晚就没怎么睡好,同样也是一大早就过来。

“公主千万腾一天出来,点一点东西。不然奴才心里总是不踏实。”

海枫本还想睡个回笼觉,听见她这样恳切,只好披衣坐起来,由阿香服侍着漱口。

“妈妈忒小心了,谁还敢偷我的东西?”

“哎哟,那可说不准,内务府不是往年的内务府了。说句难听的,一个差事,得养活连妻带妾,大小儿女,男女仆人二三十口呢,都惦记着捞钱。公主殿下不知道?”

海枫当然知道,想着点一点无妨,就应下了。

董嬷嬷出去张罗,海枫趁机问多布:

“我昨天走以后,汗阿玛给你私房钱没有?”

“给了,等着。”

多布从靴子里,找出一封信来。

“你要想看账本,那就问陈廷敬要。我听汗阿玛说,这些年做罗刹人的买卖,总共加起来,挣了有一百多万。分到我这里,大概能有二三十。要是等着用呢,可以凭信,去山西一家当铺支。名字我忘了。”

“嗯,张进了。能把账目记到这个地步,比以前强多了。”

“瞧不起谁呀。”

就着一碟安南小菜,多布把早饭吃完,起身进宫去了。海枫叫舒泰和阿香,把前些天收的礼金、赏赐之类,报一下账。

阿香哗啦哗啦地翻账本,口齿伶俐。

“主子,各王府基本都是封一千或三千,奴才算了下,这里头倒有八成,一两年内,咱们就得还人情回去;那剩下的,再有个五年,小爷小姐长大了成婚,也得赏封儿。奴才觉着,这是赔钱的买卖。”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刚开府,都是这样的。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在这些上头就得吃亏。咱们这点银子还有,捏着鼻子认了吧。”

舒泰这边,勉强算有好消息。

“太后娘娘给的东西,里头大约有皇上的赏赐,梁总管派人过来打的招呼。全套赤金碗碟六套,银镀金十套,玳瑁、象牙、青玉、玛瑙的筷子、茶杯等等,都是二十,成双成对。玉料成色极佳。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总能估个两万两银子。礼单上只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可以挪借买卖。”

“青玉和玛瑙,趁着有价,转卖了吧。原来新疆的玉因为战乱,不好运到京城来,所以价格高;现在仗打完了,理藩院正要组织陕、甘二地的民夫去凿玉。不光这些,库里收着的,只要不是顶尖的成色,差不多的,都卖了。消息一来,玉料价格准往下跌。”

钱财乃是身外物,海枫知道花钱才好办事,决心好好数一数,自己到底一口气能拿出来多少现银,把母亲都拉来帮忙。

董嬷嬷头一样递过来的,倒是人口的名册。

“听说舒泰姑娘要放出去,公主是不是挑一个补上?要奴才说,补四个最好。阿香该是领头的。”

“有好的吗?”

“奴才这几日看了,只有两个机灵,其余,扫扫院子还成。要不,买进来两个?”

贴身侍女关系重大,海枫不想为排场乱插人,先叫那两个进来看看。

一高一矮两个丫鬟,都是三藩被撤后,没收的王府中仆人,生下的后代。长相中规中矩,不难看也不大好看,针线功夫了得。

“叫什么名字?”

“我叫青儿,她是我表妹,叫冬生。”

原来是亲戚,怪不得总该感觉,哪里有点像。

海枫把这两个人,都交给阿香调理。

看账册上,她府里由康熙赏了十二户人家,另有年纪在十到二十岁之间的女孩子十个,总共加起来四十二人。有三个是管田庄的庄头,等会儿磕完头就出城去当差。

“我使不上这许多人,额驸还从漠北带来随从了,一半就差不多够用。这些小姑娘,该配人就配人,甭耽误了好时候。我虽然不能给她们免除奴籍,却也不打算使唤她们。问问瑞香坊,要是有针线活儿,她们可以接点来做。屋子白给她们住,月例银子、口粮不放。庄头的妻子,许他们带去。夫妻的月例,都从庄里支,别跟府里混在一处要。”

这些都是富察嬷嬷去办,董嬷嬷在旁边听见一句,赞叹一句。

“公主真是在宫里办事办老了的,这样门清。知道人口少,是非、口角、使费都少。”

“可是人太少了,外面又得议论,所以也不能全放走。什么时候府里来客,摆酒席,人不够用,这些小姑娘、媳妇子来临时帮忙,我另给赏钱。实在不成,跟别的王府里,挪个厨子花匠的,我这点人缘还有。”

阿香噼里啪啦打算盘,立刻给出结论。

“那府里放月钱、放节日的赏,连带做四时衣裳等杂项使用,一年下来,有个两千两尽够了。倒比在宫里还少些。头一样,不用给各处管事的打点,就省下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17章 财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17章 财产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