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贵妃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7-19 19:41:55|字数:8196字

六年没出紫禁城那个监狱,重新来到草原上,海枫以为自己会特别开心,结果一路上都睡不安稳。

一切都和她记忆中的,太不一样了。

难道历史,即将改写吗?

噶尔丹找不到,未知的恐惧控制着京城,九门戒严,商铺关张,粮价飞涨,百业俱废。

阿喇尼的失败最终还是以非官方的途径流入宫闱,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几轮转述被夸大其词,说得跟神兵天降一样。宁寿宫每天都有宗室女眷来求情,希望走太后的门路,把丈夫、儿子或兄弟从前线调回来。

而康熙要求太子、三阿哥、还有她在这个时间点上去青城行宫侍疾,在绝大多数不知内情的人看来,几乎意味着,皇上说不定何时就龙驭宾天了,所以要见见孩子们。京城中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战争瞬息万变。这样的流言四起,会不会影响军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跟母亲再度被康熙召回宫廷相比,海枫更担心康熙真在噶尔丹这条阴沟里翻船。青城行宫就是一处殿阁,完全不具备防守的硬件条件。不会真的被高士奇那个乌鸦嘴说中,这里会成为新的土木堡吧?

神机营、虎枪营合起来差不多一千兵力,一路护送两位皇子、一位公主北上。大队伍到达青城行宫,当值的内大臣换成了佟国维,在正门迎接阿哥们;海枫因为不好当众露脸下车,就悄悄地从后门进了。

她一眼看见等着的辛七妹,心略微放下三分。下了车反而不好遮掩,海枫干脆叫辛七妹上来说话。

“到底怎么回事?派回京的人,嘴巴一个个紧得撬不开,我总没听明白过。”

辛七妹仔细地把济兰怎么在康熙病床前痛哭、然后被看见的经过说了一遍。她对济兰的未来,非常不乐观。

“四公主,贵人现在半步也不能离开皇上眼前。哪怕出去吃个饭、要杯茶,皇上都要问怎么不见了。梁公公昨晚伺候笔墨,看见皇上写诏书,封贵人为静贵妃。已经用了印了!”

海枫一着急,死命攥住辛七妹的手,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辛七妹忙给她摩挲后背,才让海枫好受一点。

“静贵妃,这不是胡闹吗?贵妃娘娘是钮祜禄皇后亲妹妹,又生育了十阿哥,现在也没得个正经封号。额涅只有一个我,出身也不好,反而越过她,宗室、朝堂都不会坐视不理。不行。额涅是个不起眼的贵人,我还有办法救一救,她封贵妃,那就非回宫不可了。你快去,把额涅叫出来。等会儿太子他们进去,额涅必定得回避。机不可失。”

“是,我去想办法。公主在偏殿我的屋子里等一等吧。”

辛七妹定一定神,快步奔向正殿。郭贵人在皇上面前如今是什么分量,太监们心知肚明,所以谁也不敢为难她的侍女。辛七妹到了门口,先顺着门缝张望着,看见郭贵人正给皇上喂参汤呢,跟前没有阿哥们。

济兰衣不解带地伺候康熙的汤药馔饮五六日了。每次想溜出去,马上就会被发现,越来越不敢逃,总是魂不守舍的。她这个样子,都被康熙看在眼里,所以才特意让海枫过来,又写封贵妃的诏书,只盼她能安下心神,重展笑颜。

“皇上向来不爱用参,奴才知道。但太医们都说,这个大补,皇上再喝两口吧。”

康熙耐着性子,将济兰一勺勺送过来的参汤喝光,然后捏着她的手,温言相劝。

“万事有朕呢。你总害怕些什么?等会儿太子他们过来,朕就降旨。兰儿想住哪个宫?让内务府提前修好。一回京就能住。还是,先在畅春园住两天?那里景致好,也不像紫禁城那么热。”

济兰就封贵妃这个事情,已经跟康熙争辩快两天,实在无话可说。正为难的时候,忽然看见辛七妹在外面探头,如释重负,扬声发问。

“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四公主到了。”

“回主子,公主殿下在偏殿等着呢。”

“你去跟她说,我这就来。”

顺势将康熙攥住的手抽出来,济兰灵机一动,又从书案上,把那道写好的圣旨抢在手里。

“皇上,奴才向来没主意,这个先拿去,让女儿看看。她要是说行,再,再商量吧。”

“嗯。枫儿聪慧,你问她,也不错。朕也怪想她的。你们母女俩说完悄悄话,快点过来。”

济兰刚出去,梁九功就进来通传,说太子殿下和三阿哥都在殿外等着呢。康熙在太医的治疗和济兰的照顾下,大致已经痊愈。他惦记京中情形,再加上有些寂寞,所以叫太子和三阿哥过来相聚。

“路上没什么事吧。太子看起来如何?”

梁九功不敢不说实话。

“皇上,殿下看着,有点失魂落魄的。奴才刚才说起皇上的病情,殿下似乎没怎么听进去。”

太子的内心,在短短数日内剧烈地动摇着。

索额图太操之过急,康熙刚刚得病,他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告知留在京城的太子,做好登基的准备。才十六岁的储君,虽然一直被按照帝王培养,真到这个地步,他终究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22章 贵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22章 贵妃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