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入瓮(三)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7-19 19:41:36|字数:4160字

凭空多出来四十万两银子可以用,康熙还是很高兴的。

直隶那边,于成龙负责赈灾,花空了三十万两,仍然不够,要求增加,这笔现银来得正是时候。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会,他心情很好,结束后回南书房,脸上依旧有笑容。

大学士徐元文判断错误,以为这是个开口的良机,于是在随后的内阁小会议上,趁机对索额图发难。

“皇上,臣,有本要奏。”

徐元文能当大学士,一,康熙喜欢他的学问;二,这人是徐乾学的弟弟,爱屋及乌,康熙对他一向还算客气,内心却嫌他有点拘谨又死板,不如哥哥老练。

“徐卿有何事啊?”

“臣要弹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妄议国家大事,动摇社稷根本。”

此言一出,顿时鸦雀无声。

收拾完明珠党羽,康熙其实就惦记着,怎么慢慢地,把索额图再次推出权力中心。他跟太子走得太近,终究不是好事。徐元文能如此主动弹劾,康熙有点惊喜。他还以为,总得徐乾学‘病愈’,这事才能开始着手办呢。

“这可是重罪。徐元文,究竟索额图,说了什么?”

“索额图频频调阅户部记档,并向多名官员宣称,国库吃紧,平准噶尔之事,理应罢议。”

康熙快速环视一圈屋内,发现今天留下的人,跟索额图有来往的居多,正要说话制止徐元文,索额图却抢先开口。

“徐大人,照你这么说,你认为蒙古非打不可,但凡对此提出异议的臣子,便是居心叵测?”

如果是平时,谨慎的徐元文听见索额图如此反问,通常会再说些委婉的话进行修饰,好给自己留下周旋的余地。但这次,他的兄长徐乾学言之凿凿,皇上必定想亲征漠北,徐元文出于对兄长的信任,把话说死了。

“喀尔喀蒙古三部,已尽数归顺大清。噶尔丹于漠北大动干戈,致使民不聊生,且多次对皇上无礼。如此乱臣贼子,索额图大人总不会说要放过吧?”

“好一个民不聊生!徐大人,我承认,确实在户部调过文书,也同几位走得近的官员,说起过罢兵的事情。但这些都是预备着,皇上问起,我好应对。准噶尔一事,我刚写了个大概出来,放在家里,改好后就打算呈递给皇上。”

索额图出列,三跪九叩,郑重进言。

“皇上,臣亦有本要奏。如今天灾不断,国库空虚,漠南漠北,多次告急,请求支援粮米。噶尔丹处储备,总不会比漠南更加丰盈。如果此刻准备开始议和,凛冬将至,噶尔丹思虑吃用无可为继,或能功成。臣于尼布楚归途中,亲眼见生灵涂炭,故有此意。但不知,徐大人又从何处定论,噶尔丹非打不可?难道你能凭空,给国库变出来十几万石军粮吗?”

即便是想听的话,从索额图的嘴里说出来,康熙也反感。

这下难办了:如果他支持徐元文,那北伐蒙古一事,就不能再动摇,君王岂可朝令夕改?可惜情势正如索额图所说,和谈不打比劳民伤财要好,康熙又不想凭空抬高索额图在朝中的威望,让百官误会,他又开始打算倚重索额图。

真是,进退两难。

这个徐元文,到底怎么回事?为何南辕北辙?

高士奇不是已经向徐乾学清楚传达了他的意思吗?

“二位爱卿均言之有理。朕倒是好奇:索额图既提议罢兵,又有何妙计,可让噶尔丹俯首?而徐卿,又打算如何弥补,国库的缺口呢?”

康熙的话,明面上听起来不偏不倚,实际上还是打算多拉徐元文一把。

噶尔丹的事情,理藩院反反复复派人去都没有进展,索额图估计也没有妙计;而军粮,总归还是钱的事情,徐元文应该能想出点说辞,把眼前这个危机先应付过去。

索额图冷笑一声,请徐元文先回答。

“徐大人,皇上正问呢。你不会只是纸上谈兵,连个筹措的办法,都拿不出来吧?”

徐乾学本来给弟弟准备了几个计谋预备,甚至愿意徐家带头捐款,舍出一半的家底来。但徐元文太紧张了,眼前,康熙的冷淡,索额图的咄咄逼人,都是事前商议中不曾预见的,他开始害怕,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整话。

索额图乘胜追击,高谈阔论。

“回皇上,臣以为,此项事属理藩院职责所在。尚书阿喇尼未能劝和土谢图汗、准噶尔二部,有玩忽职守之嫌。譬如噶尔丹执意索要喇嘛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二人,其实未必不可稍作转圜。毕竟,噶尔丹的弟弟不是这二人亲手杀死,而是土谢图汗的长子噶勒丹一箭射死的,把他交出去,不是更合情合理吗?”

康熙没有想到,索额图竟真能说出点东西来,而徐元文又败下阵来,面色逐渐难看。

“此事,朕先问过阿喇尼,再议。没事的话,你们先下去吧。朕有些乏了。”

这就是变相的逐客令,众人没敢接着惹康熙不痛快,跪安后齐齐退出。

梁九功趁着这股乱劲儿,暗地里用肘部轻轻怼了一下徐元文。徐元文明白意思,走得很慢,落在最后面。等他们都走远,又折回来。

康熙心中有气,语气如三九天冰冷。

“怎么,高士奇没把话说明白?”

“不……”

“那你怎么还反着说?”

“回皇上,臣……”

徐元文知道大哥是徐家最宝贵的希望,绝不能失去皇上的信任,很快下了决心。

“都是臣的错。高大人说清楚了,大哥也嘱咐过我。只是臣自作主张,以为高士奇假传圣旨,意在,意在阻止大哥官复原职,他好在皇上身边,一枝独秀。”

“胡闹!朕原以为,你们既饱读圣贤书,能比索额图之流明白些,没想到也搞这些,互相倾轧的勾当,耽误朕的大事!限你三日,想法子把这事扭转过来。没有办好,不要来南书房当差!”

徐元文连连叩头,手忙脚乱,几乎趔趄着出了殿门。

康熙盛怒之余,也没有忘记索额图刚才提出的那个,折中的办法。

或许,能用一用。

“传旨,宣理藩院尚书阿喇尼,速来见朕。”

“嗻。”

喜欢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6章 入瓮(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第6章 入瓮(三)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