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一)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6-01 00:13:57|字数:4290字

自打回京,康熙就一直在等。

等太子主动认错。

他手下又不止陈廷敬一个人在当差,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有很多耳目。

侍读学士高士奇早就以密折的方式,把整件事情添油加醋,汇报过不止一次。

每一次,都说得更夸张。

就在陈廷敬左右为难的时候,高士奇出手了。

因为他更清楚康熙的心思,更会揣测上意。

心,也更狠。

他打算用这件事做投名状,进入大阿哥阵营的核心,先拿下从龙第一功。

太子做过的,没做过的,都被算在账上。

索额图府里多有狐假虎威,到外面招摇撞骗的家仆,这些尚还没有实证,高士奇便迫不及待、慷慨激昂地写进了奏折。

康熙最一开始没有完全相信。

自己打小养大的孩子,怎么会歪成那个样子。

这些天,他明示暗示,几次故意在太子面前说起私融铜钱的事情,盼他能害怕后悔,主动说出实情。

如果这段时间,太子开了口,那康熙一定会相信他,驱逐高士奇。

只可惜,太子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所以,没有收手。

被大阿哥叫到乾清宫书房的时候,他也没有畏惧。

“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你坐。仿佛许久,朕没有同你安静说会儿话。朝中事情太多了。”

“儿子愚钝,没能多为汗阿玛分忧。”

康熙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想最后给太子一个机会,就没有直接逼问,而是先说起二公主的事情。

“你四妹妹,今天来给二公主求情。其实,中秋的时候,家里人都在,就她没来,朕心里也不舒服。可是,她的罪过,往谋逆上说,也不为过。你是储君,她冒犯的是你。朕,想先问问你的看法。”

太子压根没把三阿哥当成威胁。

一个整日醉心诗文,酸不溜丢的小屁孩儿而已。

“回汗阿玛,儿子觉得,这事大约是荣娘娘自己的主意。三弟天天跟儿子在一起念书、练习骑射,他心思本事如何,儿子知道的;二姐姐,女流之辈,自然额涅说什么听什么。汗阿玛饶过她吧。”

康熙觉得太子的回话里总有点似是而非的东西,隐约的别扭。不过儿子能这样大方,他还是很欣慰的,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索额图的事情,太子没有过多牵连进去。

他还不至于这么糊涂。

于是,康熙以这样的预设,直接询问太子该如何处置索额图。

其实,太子也在等待。

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汗阿玛不会追究。

就算他做了点生意,补贴私用,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连达哈塔,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的人,私下里还不是贿赂上级,收受银两,不然他哪里来两千两银子孝敬外公?就靠明面上那点俸禄?

他不吃不喝存一辈子,也未必能存出来。

法不责众。

康熙的脸色又那样的温和,所以太子松懈了,以为这事儿过去了。

“回汗阿玛,儿子以为,要不,就当不知道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哦?怎么说?”

“儿子记得前几天,福建总督姚启圣被查出,当年为平台湾修造船舶、整治军械时,虚报账目,贪了四万多两银子。汗阿玛想着他生前的功劳,没有要求追缴。如今,外公也只是做做生意,所获远不及姚启圣。按理,也应当免去吧?”

康熙的心,猛地沉下去。

他死盯着太子的眼睛,半天没有说话。

“你怎么知道,索额图获利多少?你怎么知道,他没挣到四万两?你,是不是也跟着分钱了啊?”

太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阿玛的凝视,无形中的压力,逼迫他跪了下来。

“汗阿玛,儿子,儿子……”

现在,康熙简直不在意那点钱的事情了。

他对儿子的无能和昏聩,感到愤怒。

“姚启圣,别说他欠四万两,就是四十万,四百万,朕掏空自己,也得饶过他!不然谁还敢给朕卖命?打仗,打的是银子,打不赢,那就是无底洞。他跟着康亲王,先是平三藩,后又打台湾,举荐人才,福建大小事情,一力承担。中间朝廷周转不开的时候,他还偷偷自己垫钱进去。这些,你不记得吗?朕没有让你看账目吗?”

“是,儿子看过。但是贪了就是贪了,难道他有功劳,贪污就可以免罪吗?”

康熙恨得想扇太子两巴掌,到底忍下来,可火气冒顶,只好顺手将炕桌上那盆茱萸,掼在地上泄愤。

海枫她们听见的,就是这一声。

“糊涂!打仗花的钱,有的能上账本,有的绝不能叫旁人知道。这四万两的去处,也不是进了姚启圣自己的腰包。去处,朕自知道。他死去一年,底下官员才敢上报,分明是有心胸狭隘的官吏,眼红他,所以才损人不利己地,费力找出假账的破绽来。连这么浅显的道理,朕还得一一说明,你才能看出来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教子(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教子(一)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