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丸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4-21 18:32:04|字数:4248字

慈宁宫到深夜子时还灯火辉煌,近十年来不曾有过。

通常,这意味着不是大喜,就是大悲。

苏麻喇姑强压着火,叫赛纶贴身看着孝庄太皇太后,自己则在外头打听消息,主持大局。

民间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主子正是七十三岁,宫里上上下下,都精心照顾着,生怕有点差错。

佟家,这次做的也太过分了。

“苏茉儿姑姑,太皇太后叫您呢!”

赛纶快步走出正殿后头的静室,招呼着苏麻喇姑。

“我替一会儿,主子看样子不大好,姑姑快去劝劝。”

苏麻喇姑闻言,赶紧进去。

静室里,檀香点得很重,但丸药的清苦气味还没有散尽。

孝庄一点珠饰全无,轻倚着沉香木的炕桌,呼吸有些不畅。

难不成,自己真的老了,连如此浅显的局都把握不住?

本以为,今天南苑的事情,尽在股掌之间。

她早埋伏下几个人手在花园子里头,绝不会让四格格掉一根头发。

荣妃通过她阿玛员外郎盖山,花重金走她娘家远亲—内务府总管的路子,想算计四格格,孝庄知道;

杜棱郡王派人走佟家的门路,想提前看看四格格的品貌,她也知道;

恭亲王临时自作主张,带人进南苑,虽然没请旨,但也通了气。

这事就该如此办,远道而来的客人,想逛逛园子而已,不是大事。

可偏偏就是这细枝末节上头,意外出手救下四格格,把事情反而弄乱了。

还差点搭上郭贵人的孩子。

见苏麻喇姑进来,孝庄忙不迭发问。

“大公主回恭亲王府,还没消息?”

“也是呢,按理说快了啊。想来事关重大,恭亲王得字斟句酌。”

“你哭过吗?”

在一起生活都五六十年了,陪嫁侍女身上一点变化,孝庄都能看出来。

“奴才该死。”

孝庄心里也愧疚,嘴上还硬撑着。

“可别慈母多败儿。这才哪儿到哪儿。她以后成了亲,开了府,一整个部落都得料理起来,受点磨练不好吗?四格格现在怎么样?”

“醒倒是醒了。呆呆的,不笑不说。问一句答一句。说是以前就经常做的噩梦,战场上的年轻男人,满身血迹,喊她回去。奴才猜测……”

苏麻喇姑不敢说姓名,只伸出五个手指头。

孝庄情知就是这么回事,半晌说不出一个字。

不就是建宁公主被处死的丈夫吴应熊?

几乎燃尽的宫灯,渐次暗淡下去。

苏麻喇姑搭讪着换上新蜡烛,不敢看主子含泪的眼睛。

“四格格的样貌,说实在的,还真和建宁长公主有一二分神似。要不,咱们做做法事?”

“抄家灭门,断子绝孙的深仇大恨,普通法师恐怕不行。大公主为什么被抱来挡煞?玄烨的孩子为什么前几年总是长不大?才消停了一二年啊。”

说曹操,曹操到。

赛纶终于带来了孝庄翘首以盼的消息。

“主子,大公主回来了。”

今年虚岁十四的大公主,亭亭玉立,进退得宜,穿着件松绿色孔雀毛织斗篷,素手捧着洁白的蜡丸,盈盈下拜给孝庄请安。

“太皇太后吉祥。”

“好孩子,真生受你了。这事太大,旁人我总不放心。你快去歇着吧!”

大公主早先就被亲生父亲恭亲王千叮咛万嘱咐,蜡丸里头的秘密,她知道不是好事,因此匆匆行过礼,递上东西,即刻告退。

孝庄一目十行,将蜡丸里的密信看了一遍,又递给苏麻喇姑看。

四格格这孩子,长得太出挑也不好。

郡王家的亲事还没谈拢,还有汗王家在后头等着求娶。

看来,又得费一番周折。

“苏茉儿,这孩子多大来着?”

“九岁。”

“哦,年纪倒是挺合适的。不过要按蒙古的习俗,四格格十二三岁就得出嫁,小姑娘身子骨还没长全,生育太早不好。可男方都十五六岁了,血气方刚的,如花似玉的媳妇放在帐篷里,还能忍得住?”

“是啊,所以一开始,皇上就想的是二公主。比额驸大上两三岁,一嫁过去就能生头一个重孙,既是好兆头,又能少受些赫舍里皇后难产的苦。”

说起索尼的孙女,孝庄又是一阵难过。

宫里头的女人啊,都是为王朝安定,把平生最大的幸福割舍掉了。

“要是她还在,我也能享几年清福啊。皇贵妃,太小家子气,和她姑母一个底子。我早就说,不能抬举包衣奴才到这个地步。惹得蒙古、八旗都不高兴。贵妃是遏必隆的亲闺女,钮钴禄皇后的亲妹妹,反倒在她之下,不成体统。玄烨被他那个舅舅哄的,一心要抬高佟家,我也不好硬插手。”

“主子,要不,咱们别管了。四格格将来前程似锦,虽说远了些,可这是实打实的高嫁,满草原也没有这么矜贵又合适的人家。剩下的,就让皇贵妃和荣妃自己狗咬狗,随便闹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蜡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蜡丸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