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给李家的馅饼

作品:隆万盛世|作者:平行空间来客|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6 00:25:42|字数:8376字

魏广德对吕调阳和张居正解释自己的思路,控制货币总量,“当然,因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以承载的白银总量也是惊人的,特别是叔大兄要推行一条鞭法,需要巨量白银支持。

朝廷铸造银宝,也就从中获利不菲。”

魏广德说话时,张居正和吕调阳是频频点头。

等魏广德把话说完,张居正也明白了魏广德的意思,其实就是朝廷和夷人的角色对换。

之前来的路上,张居正还在担心大明的黄金被夷人换走,但是现在却是朝廷要扮演这个角色。

张居正一直想推动一条鞭法,但是民间白银确实不方便,特别是火耗,完全就是官府倾轧百姓的利器,他不得不多思考一些,试图找到解决办法。

如今,白银有了,有夷人一船一船运来,推动新法的条件逐渐满足,可魏广德提到宋朝旧事也让他有所警觉。

白银少了不顶事儿,多了又坏事儿。

好在魏广德想到用黄金控制民间白银的流通量,甚至张居正都已经想好,若是民间白银太多,则朝廷抬高金价,以一比三十甚至更高的兑换价格收回白银。

不用夷人抬价,朝廷抬价收回白银。

“现在先定下钱法是当务之急,朝廷要尽快铸造银宝推向民间,一旦银宝被百姓接受,一条鞭法也就可以全国推开。”

张居正开口说道。

“这段时间,也可以让各省开始摸摸家底,做一些准备。”

吕调阳也是点点头,接话道。

“天色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明日等上朝宣布封赏后,我们再招户部和工部堂官一起,在内阁把事儿定下来,然后我们就进宫求见,争取尽快把事儿敲定下来。”

张居正一锤定音说道。

魏广德出了吕调阳的府邸,坐上马车往回走。

摇晃的马车上,魏广德还在考虑他打算把大明朝提前带进“金本位”制度到底好还是不好。

魏广德可不明白金本位和银本位的真正区别,只以为朝廷认准黄金,囤积黄金就算是在开始尝试金本位。

不过,他还是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

确实,就大明现在这样,用真金白银进行交易,叫什么本位,特么本来就是贵金属的商品交换。

实际上,就他现在想出来搞的钱法改革,本质上还是属于银本位制度,而并不是他以为的金本位。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金本位的确立是因为一些特殊事件导致的,虽然黄金取代白银应该是早晚的事儿,但绝对不会那么快速。

金本位制的优点其实很多,首先是货币稳定性,黄金作为本位货币,能够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尤其是在经济波动时期。

其次因为各国对黄金的喜爱,所以也便利进行国际贸易,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可以在国际间自由兑换,有利于贸易往来。

另外黄金的价值较高,由黄金支持的货币具有较强的信用,增强人们对货币的信心。

不过金本位制的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货币黄金和商品黄金之间存在双重标准。

黄金不仅有货币属性,还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工业和首饰方面需求巨大,金价随市场变化,同一商品实际上有两套价值标准,可能导致市场混乱。

同时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受到黄金储备的制约,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这点,就魏广德目前根本还没有想到。

毕竟,现今各国的经济总量其实还很有限,所以魏广德根本意识不到当大明经济空前发展后,国内黄金白银依旧不够用。

相对来说,当下的国际经济,其实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以其构建起来的银本位似乎更加合适。

银本位制的优点主要有货币材料来源充足,银作为货币材料,来源相对充足,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银矿存在,虽然贫富存在差距,但分布广,使得其作为货币供应较为稳定。

同时,白银因为价值相对于黄金来说偏低,具备较强的交易灵活性,大额交易使用黄金,小额交易使用白银,非常方便。

至于银本位制的缺点,其实主要还是在于银价不稳定,银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开采技术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导致银价值波动较大。

实际上,在大明没有海贸以前,就大明自身那点白银,肯定是没法构建银本位制度的,因为流通的银子极度缺乏,如何建立货币体系。

别觉得太仆寺常盈库里上千万两白银很多,其实放在整个大明,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大明每年的实物税相当于白银三千万两,只不过是现金收入偏低,大约只有三百万两的缘故,所以后世才一直说大明的税收只有几百万两银子。

但实际上说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收也没错,但是却忽视了价值三千余万两的粮食和茶叶等等实物税收。

或许也正是因为缺乏白银的缘故,中国虽然在唐宋就开始使用金银交易,但是规模一直很小,根本没法扩大,而铜钱转运实在麻烦,才选择征收实物税,朝廷按照需求进行调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隆万盛世》,方便以后阅读隆万盛世第1040章 给李家的馅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隆万盛世第1040章 给李家的馅饼并对隆万盛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